魏琪嘉: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
1/4
白光迪:让灯彩艺术照亮现代生活
2/4
出境团队游重启是一个新的开始
3/4
王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4/4
全部
荆楚社科名家
学术
评论
述评
苏白: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2023-02-07 08:38
不久前,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该虚拟电网覆盖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基输电杆塔及相关地形地貌等数据。这是我国首次对上亿千瓦负荷的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
陈之琪:小邮票为何能释放文化大魅力
2023-02-07 08:38
小小邮票,常被称为“方寸之间”,但人们对其喜爱一直有增无减。不久前,由知名法籍华裔画家陈江洪设计的兔年生肖邮票在法国发行,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许多民众于首发当天在巴黎排队购买。
洪群联:关注新型信息消费新动向
2023-02-07 08:36
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也是信息消费集中释放的时期。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面落地,人们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需求集中释放,由此带来信息消费蓬勃发展。
龙敏飞:杜绝山寨食品当依靠社会共治
2023-02-07 08:35
桌上一盒零食,里面有“小白兔奶糖”“奥密奥饼干”等,热情的亲戚抓了一把塞到袁成程手里;临走时,亲戚又拿出一盒“六个甄核桃”作为回礼……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打工的袁成程回到湖南老家,走亲访友时遇到的一幕。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在汉逝世
2023-02-07 07:44
2月6日上午,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逝世,享年88岁。
潘玉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02-03 09:3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系于教育。
翟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2023-02-03 09:24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同时系统规划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今日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
2023-02-03 08:53
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天津市组织招商团组,赴海外招商引资拓商机;福建省厦门市加强与劳务输出地对接协作,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帮助务工人员返岗、保障企业用工;广东省佛山市组织35支招商小分队,分赴23个城市开展招商活动……
岳 奎:在党领导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3-02-02 09:2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位列首位
潘玉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02-02 09:29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
刘学:奋斗创造奇迹
2023-02-02 09:28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董冰:让宣讲更有热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2023-02-02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何虎生: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2023-02-02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石瑶: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问题、新领域和新动向
2023-02-02 09:27
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需求是学术研究的动力。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呼唤新的学术研究。
吴文珑:延安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2023-02-02 09: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查看更多»
© 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