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2018-11-06 11:37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

编者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第七场于11月3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版现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敬请关注。

构建一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体系

陈焕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

随着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乡村振兴是多维度的、深层次的,不只是经济建设层面要振兴,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之下,亟待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都来一场绿色革命,为其他方面的振兴夯实根基。

作为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如何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农业农村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提质与升级。农村是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基地,广阔的山水林田湖草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支撑和改善作用。在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是乡村全面振兴、留住美丽乡愁的必要条件。如今,“互联网+农业”如火如荼,高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生态农业前景无比美好。我国应抓住生物科技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业科技创新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业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优化农业科技战略布局,建立起一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体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靠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工业化与现代化,走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星罗棋布的现代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才能彻底改变农业农村面貌。当然,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使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常态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构建高水平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引领农业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立足中国农业实际,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并能够面向国际,熟悉掌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了解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现状,具备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按照科技创新与市场深度融合的潮流,建立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生命共同体。农业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生命体,农业的三大产业又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全球农业是生命共同体,最终目标是环境优美、人类健康、生活幸福。

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熟悉并掌握农业生命科学前沿、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认识农业科学与农业的发展规律,有能力去改造与发展农业,实现环境优美,人民健康,生活幸福。同时,还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研究室基地,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引领农业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周水华 湖北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提升老百姓生态获得感的有效途径,是湖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美丽湖北的重要使命。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指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湖北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肩负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责任,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长江大保护重大任务,以最有力的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湖北是继承和发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实践。湖北作为生态大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速推进,但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短板。如果没有自然之美,没有环境安全,没有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美丽湖北则无从谈起。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全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湖北是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虽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环境监管成效显著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与国家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湖北是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湖北经济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激发。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只有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美丽湖北的宏伟目标。

 

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贺祥林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生态文明的深入认识是同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把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对需求侧的初步展论。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几个趋势性变化时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这就明确表明人民越来越迫切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和生态环境恶化或不良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是创新性地确认了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和生态环境治理不够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

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进一步从需求侧展开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是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创新性的全面概括与科学论断,这其中就包括确认我国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和生态环境治理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深刻认识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

在生态治理问题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的主张有着根本区别。西方“深绿”思潮主张树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变革的德治主义生态治理观;西方“浅绿”思潮则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定包含严格惩罚机制的环境政策的技术主义路向的生态治理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主张既制定严格的生态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又树立爱护生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的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

造成上述生态治理观区别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西方“深绿”思潮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西方“浅绿”思潮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哲学,其理论的价值立场或是维系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或是维系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其共同点是抛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维度,单纯拘泥于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本质和生态治理的途径,忽视生态危机背后的不同人群之间在生态资源占有、使用和分配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缺乏环境正义的维度。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且肯定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并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本体论,即“生命共同体”概念。正是由于理论基础的不同,使得这一生态治理理论不仅强调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只有通过生态制度和生态法治建设解决环境正义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和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且强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实现了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有机统一。

所谓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就是既要通过制定严格的生态制度、生态法治建设,在外在方面硬性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又要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价值观建设,实现生态治理的内在外在制度硬性约束与道德自觉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法治建设,主要是指建立严格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考评体制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变革,保证生态的底线规则与生态红线;所谓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价值观建设,本质上是要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确立维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天人合一”与“贵和”的和合文化价值观,指出上述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追求一种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的理想,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毕耕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人类文明史可知,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密切相关,而生态环境又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建国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度存在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过度垦殖的现象,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旱涝灾害频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严格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着力整治污染问题,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确立思想先行的原则,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观与道德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要通过开展对乡镇干部、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让生态文明进农户、进家庭、进头脑。只有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现代绿色产业,是改善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三产融合”为突破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要立足环境优势,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接受的产业,重点扶持果蔬业、林茶业、竹木业、中药材业和特色养殖业,注重发展乡村休闲和旅游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并通过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与品牌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发展。

严格保护自然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切实保护好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古民居,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田园。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在各级党政部门的主导下,通过科技推广、典型示范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农民关注空气质量,保护水源环境,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要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社区和村镇等活动,鼓励绿色消费,培养卫生习惯,形成节约环保的新风尚。

着力整治污染问题。对农村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全面推进环境整治行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以解决。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方针,持续实施大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防治,尤其要加强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严惩重罚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快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提供重要保障。


整体提升农民的生态理性

梁伟军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尊重农民意愿,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

把握农民的理性特征是引导激励农民群众投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农民理性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取舍准则,主要包括经济理性、政治理性、社会理性和生态理性,是农民作出具体行动选择的思维逻辑。认识当前农民群众在参与农村生态建设中的理性特点,可以从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农业清洁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四个方面入手。调研发现,当前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但农业清洁生产并不理想,农民绿色生活有待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尚需提高。政策认知水平、清洁生产程度越高,绿色生活方式越健全,各自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体提升农民的生态理性。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政策认知水平,形成生态意识行为自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带领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清洁生产、绿色生活行动自觉,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牢固思想基础。二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生产和施用监管,鼓励支持生物农资推广应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利用多种渠道促进低碳、绿色、优质、高效、安全农业技术成果示范推广,促使农民群众摒弃简单的经济思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发展农村绿色文化,培育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民群众的生态伦理观念培育和生态宜居乡村内涵宣传教育,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开展富有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兼顾个人理性与公共理性,注重绿色生活。四是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格局。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制定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建立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