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巨头动辄“封杀” 违背了互联网精神

2019-01-31 10:55   《长江日报》   杨京

近日,百度春晚红包上线。但刚一推出,就有网友发现链接无法在微信中分享,疑似被微信“封杀”。微信称,百度活动页面里有诱导邀请分享给好友的相关内容,微信对其中4个违规活动页面进行了正常处理,违规页面整改完后可以申诉解封。

在舆论的发酵下,尽管目前微信已对百度红包“解封”,但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对包括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网易云音乐等多款APP实施“封杀”,已经多次招致了舆论非议。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必然面临着竞争压力。对竞争对手实施“封杀”,表面上看,是企业的“私权”,但仔细一琢磨,问题就来了。表示不满的人,绝大多数是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正是数以亿计的网民行为,构建和成就了这些互联网巨头;正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交关系和信息交互革命,这些企业才成为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的价值,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互相联系”,更在于开放共享的精神内核。可以说,没有开放共享,就没有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正是这种互联网精神滋养了互联网企业,最终带来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兴旺。

但是,当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打破了疆域、种族、国籍的限制,让地球真正成为了“地球村”时,当我们正在为“万物互联”的未来趋势欣喜时,互联网巨头却开始利用强势地位和技术手段挖掘“护城河”,人为制造出了新的鸿沟。

客观地说,互联网企业的特殊属性,使它们与传统闭合式企业不同。微信,不只是一个网络产品,也是一个社交平台与渠道,百度搜索不只是百度的私产,也是公共信息资源的入口。随着互联网对公众生活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互联网企业越来越体现出公共性和外部性。人与人的更紧密连通是互联网的核心生命力,违背这一原则,就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像巨头们这样相互封杀和屏蔽,热衷于划分和占领“领地”,建构“行业壁垒”和打造“闭环生态”,其实是在抛弃互联网精神。

进一步说,靠这种方式占领用户,把用户当做赢得垄断地位过程中的筹码甚至“垫脚石”,也违背了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律,违背了“用户至上”的企业发展规律,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发展理念,很难在发展中保持生命力。

□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