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发布

2019-06-10 09:09   人民网  

人民网武汉6月6日电 在第十二个“6·9”国际档案日到来前夕,6月5日,湖北省档案馆发布20项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据湖北省档案馆馆长黄国雄介绍,这批档案文献遗产,涵盖清朝、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中以“《什么是红军》传单”“红军借粮账本”等6项红色档案文献尤为珍贵,时间跨度近300年,最早的可以追溯至公元1703年;除了大量中文档案文献外,还有英文、满文。

为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管、保护和开发工作,继湖北省“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档案”“江汉关档案文献”“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档案文献”等3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之后,从2018年开始省档案馆面向全省开展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工作,共有41个单位的102项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参评档案文献种类丰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民俗等多个领域,包括文书、科技、照片、实物等多个门类的档案;既有清康熙皇帝的嘉奖诰命,又有反映近现代中国工商业发展历史的汉冶萍档案,更有红军借粮账本、老红军抗战家书等珍贵红色档案。这些珍贵档案文献在历史研究、资政育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北郧西县档案馆推介的馆藏《什么是红军》传单,是1934年月12月10日,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名义印发的手写油印品,表面涂抹红色颜料作为点缀。传单共15行404字,言简意赅地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性质、主张、组成、任务和有关政策。《什么是红军》由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军政委吴焕先和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3人商议起草,由时任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兼宣传科长刘华清刻印。捐赠给红安县档案馆。

据了解,今年湖北省档案馆将启动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工作,鼓励各级档案馆和有关单位积极申报,共同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以下是此次活动公布的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一批):

1.《什么是红军》传单(郧西县档案馆)

2.红军借粮账本(大悟县档案馆)

3.谷城县苏维埃第三区组织名册(谷城县档案馆)

4.中共江汉区第四地方委员会档案(宜昌市档案馆)

5.老红军张天伟抗战家书(红安县档案馆)

6.彭德怀回复阳新县人民委员会信函(阳新县档案馆)

7.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档案(湖北省档案馆)

8.江汉关档案文献(湖北省档案馆)

9.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档案文献(湖北省档案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10.湖北法政学堂毕业凭照(湖北省档案馆)

11.湖北革命实录馆档案(武汉市档案馆)

12.华中钢铁公司档案(黄石市档案馆)

13.嘉奖吴豹戍守有功诰命(宜昌市档案馆)

14.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图纸(武汉大学档案馆)

15.文华书院档案(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16.宜昌邮界总局英文邮政档案(宜昌市档案馆)

17.佘万昌钱庄账册(郧阳区档案馆)

18.清道光年间征收厘金布告雕版版片(老河口市档案馆)

19.宜都茶厂档案(宜都市档案馆)

20.清同治八年委任修理均州城堤总查的谕令(丹江口市档案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