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静:精细到“片叶不留” 其实是一种粗放思维

2019-11-07 13:26   《长江日报》   李尔静

最近,一段“片叶不留”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视频发生在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在上级“24小时内不能看到一片落叶”的要求下,环卫工人不得不用水枪把落叶冲到水沟里。

这段视频引发强烈吐槽,用网友的话说,叫“捏着鼻子哄眼睛”。秋天落叶纷纷,要想保持时刻“片叶不留”,对实际操作的环卫工人来说,用水枪冲到水沟里恐怕是“最快最优选择”。路面上的落叶是看不到了,因为它躲到了眼睛看不到的阴沟里。

这样荒唐的要求,是如何发出的呢?原来,郑州郑东新区为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搞了一项改革叫“路长负责制”,衡量“路长”工作的标准有六个看不见,即“看不见一片树叶,看不见一个烟头,看不见一处小广告,看不见一处白色垃圾,看不见一辆脏车,看不见一辆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

看看,人家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不但好,而且贯彻落实得十分坚决。那为什么出发点很好的管理新规,会收获如此荒唐的后果呢?

恐怕还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出了偏差。精细化管理如今是中国大城市都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过去城市的主要精力在求生存,求发展,管理免不了粗放一些。如今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市民对城市生活品质的需求大大提高,城市的形象与活力也不再仅仅由经济增长来代言,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但是,精细化管理可不是精细到“片叶不留”。想想看,要保证路面上“片叶不留”,得需要多少环卫工人连轴冲洗才能做得到,而看不到的树叶一旦堵塞了下水道,又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去疏通清理。一个城区、一座城市有多少条街道,又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成本无限膨胀,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吗?

学界有公论,城市管理要经历三个阶段,粗放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之所以比粗放式管理更优化,是就管理技巧上来说,它更科学,更讲效能。它是细分治理、精准治理、智慧治理和效能治理的统一,要处理细分管理和整合管理的关系、技术依赖和人工效率的关系、发展导向和生活导向的关系,因此,更考验城市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智慧。

管到一片落叶,表面上是改革,是创新,是精细,其实是笨办法,粗思维,可能会浪费更多的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能。

因此,关于这片落叶背后的大问题,也实在值得精细化管理实践中的诸多城市观之。

从另一方面来说,城市那么大,尤其像郑州这样的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必然是有所侧重的。侧重什么,不侧重什么,这也是考验城市治理思路和选择的又一道考题。

至少,落叶不太可能是精细化管理的侧重点,它不但不属于民生难点、痛点、堵点,落叶纷纷,还可能是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