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爱心汇成强大暖流 ——走近三位医疗物资保障服务志愿者

2020-03-05 10:18   湖北日报  

迎战疫情,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纷纷加入爱心募集、捐助、分发等志愿服务,成为荆楚大地抗疫斗争中一股强大的暖流。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其中三名志愿者代表。

苏毅:马不停蹄联系捐赠财物

2月21日下午4点,苏毅所在的志愿者团队,给武汉科技大学和青山区红胜村分别捐赠3000个医用口罩。一小时后,武汉科技大学回函:收到口罩并表示感谢。

苏毅是长江商学院湖北校友会秘书长。1月23日,武汉宣布交通管制。当天,长江商学院包括院长项兵在内多名企业家进行捐款。次日,在四川的校友朱星全,带着10万份自热火锅开车到武汉送给武汉市八医院、九医院等医院,苏毅全程跟踪接应。此后,苏毅承担起长江商学院湖北校友会里联系企业捐赠的任务。他联合多个志愿者,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医疗物资募集群,志愿者分成物流组、采买组、医用需求组、物资分发组等多个组,为医院募集医疗物资。

苏毅说,现在他已加入40多个捐赠物资微信群,每天需要对捐赠信息进行梳理、辨别,并安排采买物资。

志愿服务过程中,许多捐赠者令他感动。知道武汉护目镜紧缺,浙江校友租用顺风专机,带着4万多只价值超过百万的护目镜,直接运到天河机场。在澳大利亚的张晓萌教授和女儿王雨喆,发起募捐筹集到了2万只医用手套、1000套医用防护服。

卫婧:帮200多家医院对接物资

今年33岁的卫婧,2011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除夕那天,得知武汉医院物资紧缺后,她就开始与在医院的同学联系,制作医院物资需求表格——包括联络人、联系方式、需要物资、数量等。当天,她就对接了100多家医院,从晚上7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

那段时间,卫婧的志愿服务小组增加到6个人,每天有200多家医院给他们提出物资缺口信息,他们再根据每个医院的规模需求进行分配。他们不断完善医院和外界的信息通道,让有限的物资最大化发挥作用,送到最紧缺的医院。

2月2日,湖北省中医院为防止感染,关闭了中央空调,医护人员晚上面临受冷,卫婧收到信息后,立刻联系捐赠志愿小组。当天,江苏的一家企业表示愿意捐赠,并购买了1000套羽绒服发给医院。4日,医院就收到了羽绒服。

张荣国:每天审核医疗物资标准到转钟

“国内标准、日本标准、韩国标准、欧美标准,医用外科、一次性医用、日用普通……”35岁的张荣国,谈起口罩标准时滔滔不绝,他曾在部队当过卫生兵,复员后进入武汉一家医药公司。大年初一,他加入志愿者团队,负责对医用物资标准规格的审核。

张荣国的工作,就是根据各医院所需清单进行逐一核对,确认捐赠物资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我们要对产品的营业执照、生产标准、是否医用、是否无菌进行检查,对于海外的产品,还需要正反两面照片、使用说明、生产授权等详细信息。”张荣国说,经他们初审后,再交由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医疗物资审核专员进行复审,每天都要工作到转钟。

2月18日,一家北京的外贸公司联系他们,表示可以在以色列、摩洛哥等地购买口罩和防护服,张荣国立刻与他们核对相关的信息。由于语言不通以及时差,等沟通完毕,已是次日凌晨1点半。

“我们辛苦一点,一线的医护人员就能更安全点!”张荣国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