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怎样进行心理调适

2020-03-12 08:08   随州日报  

连日来,全国各地民众都时刻关注疫情的进展,这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焦虑与恐慌,甚至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好心态,积极有效应对呢?来听听随州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陈红玉为大家介绍如何做好突发疫情时的心理调适与防护。

应该如何舒缓漠视、恐惧、愤怒等情绪?

我们要正视并接纳自己的这样一些情绪,不要因此责备自己是不是太脆弱,是不是意志不坚定,要允许自己有这样的一些情绪反应,其实完美的心态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亲友倾诉,做一些能帮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说看电视、听听音乐、做做手工,哪怕哭一哭也是可以的。我们应将自己和家人的担心转化为一些具体的行动,比如说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加强个人的防护,同时也帮助老人和孩子做好防护工作。再就是少刷手机和新闻,减少各种消息对自己焦虑、恐慌情绪的影响。定时观看官方报道来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充实生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自己太闲。总之呢,就是多做开心的事,适度娱乐,积极思维,自我肯定,培养好心态,助力疫情防控。

出现心慌、胸闷,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怎么办?

我们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还是要注意监测,如果您确实有去过疫情高发区或接触过感染或疑似感染者,应注意及时向社区上报,做好居家隔离,定期监测体温等变化,必要的时候是要到专业发热门诊就诊。我们对疫情的过度担心过度紧张导致我们出现一些躯体化的不适,甚至一部分人会出现心因性发热和咳嗽、乏力等类似新冠肺炎的症状,那么这些症状出现的同时是常伴有焦虑和失眠的,这个时候,我们到医院体检会发现血常规和肺部CT检查是正常的,在完全排除感染情况后,我们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放松训练等来缓解身体的不适,但是如果您的情绪反应强烈且持久,自我调节无法缓解,也可以通过心理热线0722-3281035以及强肺心理支持系统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获得专业的帮助。

青少年宅出孤独、作息紊乱等问题,应如何引导?

疫情期间,青少年宅在家中久了,再加上课程繁重,生活枯燥,难免会出现烦躁、敌对、易激惹等不良情绪,作为家长呢,首先还是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可行的作息时间表,家长督促共同执行。一起学习一起劳动,教会他们自律。学习之余,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休息时不要长时间刷手机玩游戏,可以做一些需要动些脑筋的活动,比如说一些健身运动,增进厨艺,整理房间,读书,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等等,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做做游戏,促进亲子关系。当然了,虽不能聚会,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与老师、同学们联络,既沟通了感情,又避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总是失眠睡不着,怎么办?

今天我主要强调的是睡眠卫生教育,很多失眠的发生都与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以及睡眠环境有关。上床入睡前的4-6个小时不要服用含咖啡因或尼古丁类的药物或食物,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的运动。日间有规律的锻炼是有益于睡眠的,但是如果睡前锻炼,却会干扰睡眠质量。晚餐不要过饱,晚上不宜饮酒,不要带着问题睡觉。睡前尽量少玩游戏、看刺激性的画面,减少脑力劳动。减少午睡时间,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定时休息,准时上床,准时起床,重塑生物钟的节律。卧室的温度适当,安静,光线尽可能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