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而勇敢——盛京医院援鄂医疗队的追求

2020-04-10 08:43   湖北日报  

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在武汉战“疫”期间,有这样一支被称为“盛京军团”的援鄂重症医疗队,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与病魔鏖战,创下了连续33天(2月12日—3月15日)病区零病亡的战绩。

他们是一支由辽宁省新冠肺炎病毒医疗救治省级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立带领的重症医疗队。专业、自信、勇敢,他们的表现让同行称赞,救治经验被借鉴。

多学科会诊显优势

2月12日盛京医院援鄂重症医疗队全面接管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四病区40余张床位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全队47名医护分别来自呼吸、重症、急诊、感染、肾内和消化等科室,14名医生70%以上是副高级以上职称,33名护士全部具有重症护理专科资质。

在接管病区前,赵立和心内科副主任庞文跃已进入病区,通过电子病志系统对全院的死亡病历进行仔细分析,结合援鄂之前对辽宁确诊病例的诊治与会诊经验,规划出了一整套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医疗队还结合实际,对病区清洁区的感控布局进行了调整,对感控人员的职责进行具体细化,在物理隔绝、洗刷消毒、制度流程上做细做严,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综合病症的处理上,盛京重症医疗队更是显示出自己的优势。这支多学科医生组成的团队,每个学科至少有1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每一个重要的诊疗计划,都是在多学科会诊意见基础上完成。他们还充分利用大后方的优势资源,对疑难病例进行远程电话、视频会诊,保证复杂临床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医疗队还提前制定了“患者精神心理突发事件”“医护人员污染区突发眩晕呕吐”“医护人员污染区脱水”等一系列预案,应对病房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严苛的判断标准

“大部分重症患者的病情,在1周左右基本达到稳定,坚决不让重症转为危重症。”这份自信,来源于盛京重症团队在经过对死亡病历的系统分析后,迅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严苛的病情判断标准,“严防死守”那些潜在危险的患者。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战疫初期各个版本的方案、共识都是临床实践的参考,特别是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诊治方案还没有形成。”赵立举例,许多医护人员反映,一两天前甚至几个小时之前看起来“状态不错”的患者,会突然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事实上,“加重”的端倪可能早已存在,只是经验和判断力所限,特别是疫情早期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导致医护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致研判。

对于已经成为“危重症”的患者,团队实行最严格的特护,调集最有经验的重症专科护士轮班,24小时一对一护理。采用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肺复苏、胸腔穿刺、纤支镜检查、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在内的多项高技术和高风险抢救措施,使危重症患者逐渐转危为安。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给予生命支持的同时,更注重疾病对于全身而不仅仅是器官的影响;从全身整体角度俯瞰疾病,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捕捉疾病转归、制定总体方案,往往可以带来更大的救治成功率。”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多,赵立根据实战经验撰写的专题笔谈《“零”死亡——我和重症新冠肺炎的遭遇战》,2月28日发表在钟南山院士主持的“南山呼吸”公众号上,同行广为借鉴。

直面未知风险

大多数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不少患者还伴随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尽管做了周密准备,但在救治过程中,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还是给医疗队带来了挑战。

“遇到紧急情况,所有人都会勇敢扑上去,没有人觉得有风险就不去做。”赵立说,在武汉的这些天,她常常被队员的表现所感动。

没有排班的ICU护士王琴琴挺身去为即将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做气道护理;忙碌一天的医生徐小嫚,深夜下班回到驻地后,仍通过“四病区医护群”为抢救患者出主意;护理小组长刘凯宁肯自己多干点,也要把本组4名队员派出去支持其他小组……

几乎每一名治愈出院的患者,都是流着泪和医护们告别,相约再见的日子。在3月28日欢送医疗队的仪式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激动地对全体队员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武汉拼过命的辽宁亲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