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仕波: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

2020-08-10 10:36   《黑龙江高教研究》   程仕波


(程仕波:华中师范大学讲师)

当前,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外在表现形式研究得较多,对其内在的生成机制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意指大学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过程中所蕴含的要素结构、逻辑关联和发生效应。本文从“牵引”“激发”“感知”“检验”“整合”等五个递进环节依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目标的预期牵引机制

1.角色牵引:促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角色定位牵引意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明确定位并告知大学生的角色,促使他们做出符合自身角色和身份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学生到大学里来,是为了学习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为将来从事一门职业做好准备。尽管目标是明确的,境况也是清楚的,但大学生们仍时常感到困惑。大量新知识蜂拥而来,因此他想知道什么才是当务之急。”[1] 其对大学生入学后的困惑做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这是值得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和思考的议题。为了促使大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教育者应通过角色定位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到努力方向。譬如,“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95后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等。上述的表达都是对大学生角色定位的一种体现,其在宏观层面对大学生的角色做了一个清晰的定位,让大学生明确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和方向。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他想要些什么,他正在做些什么,一个学生或许从头到尾都不甚了了。到头来,他会万念俱灰,无所适从……他学习只图考试过关,并且从应试的角度判断所有的知识值不值得学习”[2]。这种带有较强的“功利心”的学习态度是不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它和大学生的角色定位是明显不相符的。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教育目标促使大学生清晰认知到自身的角色,而成为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需要牵引:引导大学生合理审视需要需要是人们开展交往、对话、实践的内在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其重要的动力。“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奋斗”[3]。精神享受,表现为个体从自己所获得的精神产品中得到愉悦性、满足性的精神体验。精神享受即精神消费。一般而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需要越自觉、越迫切,那么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求取就越积极和富有持久性。需要并不都是天生合理和良善的,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合理的、不恰当的内容,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对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期望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教育者应在尊重和观照其需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首先,鼓励大学生追求合理性需要。对于大学生中健康的、合理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之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励和推送。其次,批判错误的、不合理的需要。对于出现在大学生中的一些不合理的需要,教育者应旗帜鲜明地给予批判和引导,而不能视之不管,任由其发展而造成“劣币驱良币”的后果。最后,引领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引领大学生的需要,而不能老跟在大学生现实需要后面亦步亦趋。3.价值观牵引: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牵引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校、学院和班级等不同场域内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以增强教育对象的获得感。价值观在集体中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方向牵引,即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引前进的方向。它具有举旗定向的作用,就犹如一面旗子,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方向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方向不对就会南辕北辙和事与愿违,就有“翻车”和“瞎跑”的可能,对于国家的发展如此,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亦是如此。其次,凝聚牵引。价值观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等上层建筑的浓缩,它具有强大的凝心聚力的团结作用,将集体内的成员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诸如政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有机组织。教育者在牵引中凝聚,在凝聚中牵引,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学、好学和会学,学有所获和获有所感。最后,规范牵引。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价值判断和选择问题,我们倡导和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抵制和反对与之相反的价值观,比如,追美就意味着祛丑,崇善就意味着弃恶。

二、获益求取的激发机制

1.廓清认识误区是激发获益求取需要的知性前提当前,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程度和价值认识存在认识误区,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需求或者需求不足。毋庸讳言,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强烈,学习动机不是很充足,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能代表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需求或者需求不足。大学生对人生规划、生活追求、理想信念、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致使大学生的“需求外溢”,导致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产生应有的需求,而向其他的知识场域寻求满足,譬如,向名人微博、鸡汤短文等寻求精神慰藉,即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消费需求和能力为其他的知识和内容所稀释、淡化和转移。究其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未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对象的需求变化,未能提供有效、精准的供给,而致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外溢”;另一方面,有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识偏见,主观臆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成长“没有价值”,自我放弃从中汲取丰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自我忽视其中的思想美景和理论盛宴,这是由思想偏见和观念固化而造成的需求假象。从根源上说,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是强烈的、客观的和真实的,只是由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存在一些不足,而致使他们的需求被暂时性、表面性地遮蔽、隐藏和转移。廓清上述认识误区,对教育者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重要价值。2.求取精神是激发获益求取需要的精神动力求取代表一种积极、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求学精神。正如幸福一样,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亦复如此,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取丰硕的果实。倘若大学生的知识建立在现成提供给他的材料基础上,躺在已有的知识库中拾掇材料,他们就难以为了真理、为了思想去付出艰辛劳动,成为其记忆财富的知识也不会引起足够的愉悦。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靠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调动其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被动的学习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法真正思考、体会其中的要义和喜悦,无法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更多的获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法硬灌进教育对象的大脑而转化成他们的精神利益,需要教育对象主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吸纳”“消化”“内化”,从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利益。如若教育对象未能怀有一颗寻求获益的能动之心,就难以推动求取行为的顺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就难以完成。此外,求取精神还蕴含着奋斗和劳动精神,越是美好的东西越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越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越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去获取。我们知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饱含着众多的精神材料、思想宝石,其需要大学生树立“沉潜阅读和攻坚克难”的态度,树立“不怕吃苦”“不怕烧脑”“不怕付出”的学习观念,才能不断保持自身的获益求取的动力和毅力。只有通过付出艰辛努力获取有关政治、道德、心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大学生,他们才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激发自身的深层需要。3.实际获益是激发求取获益需要的叠加动力获得感的产生不是一次性完成和结束的,而是一个不断生发、迭代和发展的过程。其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一个目标若实现了,它就会成为实现下一个、更高层次目标的基石,成为主体的一种资源、能力、素质和力量。获得感既是上一次的获得行为所结出的果实,又是下一次获得感得以产生的土壤条件。由此可知,获得感催生新的获得感,新的获得感再催生更新的获得感,这就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大学生不能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一种短暂性目的,而要将其视为长远的目标,还要将其转化为知识、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不断地推动自身获取和产生新的获得感。一方面,将已产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化为思想素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本身包含实际内容的获取和对其的理性思考、积极主观体验,其必然包含诸多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其既包含来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容,又会添加在获取过程中催生的新知识、新认识和新想法,还会补充对已掌握的知识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新内容,这为大学生将其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得内化为思想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将已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转化为精神动力。美好的心情更能给人们带来对追求希望、美好的动力和信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收获后产生的喜悦感、欣喜感,它也是一种美好的心情,其是一股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助力大学生将自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尝到的“甜头”“美味”转化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精神动力,以便促使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利益的价值感知机制

1.沉潜性感知:凭依闲雅的心境体悟获益的旨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是一个渐学、渐悟和渐成的过程。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取知识、思维等方面的利益,就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去咀嚼、体味和吸收其中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乳汁。因为文化、道德、精神等层面的东西是在日积月累中积淀酝酿而成的,同时,它对人的影响、熏陶也是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中完成的,犹如春天的毛毛雨式地浸润学生的心田,一点一滴,看似微弱,实则沁入灵魂深处。这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的,它不像西方的快餐一样可以“速成”和“量化”生产,而是像中式名家菜肴“佛跳墙”一样,需要长时间“熬制”“吸收”“涵养”的慢工细活。为此,“急风暴雨”式的学习方式是难以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需要大学生以一种文火熬汤式的心境和态度来体悟获益,而不能急于求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淀”“熬汤”的过程,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和囫囵吞枣地学习和研究,而是要有沉潜的定力、把玩的乐趣、闲雅的心态去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带给我们的获益。大学生只有以一种不急不躁的心态、慢条斯理的节奏去学习、品味、咀嚼教育内容,通过这种“悠悠”的慢劲才能沉浸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更好地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和思想要素,才能时常拥有“拨云见日出,花开待月明”的欣喜感。沉潜性感知的特点在于“慢”和“静”二字:一是用“细嚼慢咽”的动作体会和感知获益;二是用一种恬静的心态来对待和赏识自身的获益。2.反思性感知:利用理性之光透视获益的图景针对诸如情感熏陶、信仰确立等隐性的获益,需要通过理性的反思形式来察觉它,需要通过反刍关于过往的回忆和思想素材而发现获益内容,这是一种回溯性的感知方式。反思具有两层意蕴:一是反过来思索;二是自我意识的反身性思维。反思是“超越感觉、表象,将它们看作只是对本质的东西的颠倒的反映,因而从表象那里回溯到它的(思维的、概念的)本质”[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给大学生的获益在短期内不能全部、及时显现出来,而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酝酿,才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为需要大学生运用反思形式对其进行挖掘。反思感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感知方式,其通过时空维度的回忆和思维角度的反思来发挥作用。一方面,运用时空记忆增强利益认同。大学生通过记忆、回忆的方法将自身的成长、学习过程等要素置于特定的时空场域去分析,并结合自身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及其获益内容,以便更好地体会其中的获益,减少对自身获益的遗落、遗忘,不断地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思考增强获益。立足当下的时空坐标,利用理性思维和能力对已获益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持久的和创造性的咀嚼、思考和吸收,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拓宽获益面。反思感知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对已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获益进行深入的、持久的反思,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到深,由粗到细,不断地深入和提升,同时,对已有的获益进行更加客观的、全面的和立体的评价。3.延展性感知:利用信息技术延伸感知能力延展性感知意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间接文本等手段和方法感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获益的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知识、情感、信念等内容,有些内容是直接可观的,但有很多内容是难以直接可感的。现在,影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感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感知情感体验方面的获益,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性和技术性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手机、照相机等影像技术将鲜活的、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刻画保真”,将发生在现实生活的教育素材原汁原味地呈现于大学生眼前。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并进而思考自身从中的获益内容及其程度,这种感知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和教育素材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间接性感知。同时,教育者也可以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和MR(混合虚拟现实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教育情境,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技术化,如利用影像叙事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充分发挥其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优势,让大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喜闻乐见的故事中感受情感、道德、信念的力量和温暖,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人情冷暖和实践智慧,为大学生产生和感知自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获益提供支撑。

四、实践的长效检验机制

“实践既是物质与精神互相转化的桥梁,又是检验物质与精神互相转化的正确程度的客观尺度”[5]。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实践开展以下三种样态的检验:对教育内容本身的检验、大学生运用实践智慧的检验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持续性的检验。1.匹配性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的确证匹配性检验主要是检验“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问题,即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现象,主要关乎的是知识的真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实践中归纳而成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身而言,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知识,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阅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他们对教育内容的真伪性还存在一定的疑惑,需要在实践中对其加以确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动中,帮助他们自身解除对教育内容的疑惑、困惑和迷惑,在思想认识上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匹配性检验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客观实际规律之间的契合度,这主要是检验教育内容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事实和规律,考量教育内容的真实有效性,以便解决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困惑;二是检验大学生自身的想法、需要和客观实际之间的契合度,即检验需要、主观认识和实际的符合和反映程度。当前,部分大学生经常把“想要”和“需要”相混淆,把“欲望”和“希望”相交错,还有些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误解,譬如,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成长成才的价值。针对类似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的、片面的、歪曲的他者刻画和刻板印象,需要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客观事实给予有力回击。2.生成性检验:大学生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能力的考验生成性检验主要是检验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和智慧的情况,它主要检验的是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外化”的效果。“学懂”“弄通”“会用”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会用”是价值旨归。那么,大学生到底学得怎样,有没有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信仰和实践智慧,要靠实践活动来检验,而不能靠主观认识和自我感觉来检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用”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质,没有“用”的过程就无法考验大学生的道德意志、爱国情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没有“用”的过程就无法体现大学生“会”的水平和层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会用”的能力不是仅靠主观认识就能锻炼和形成的,而是在理论能力的基础上转化为实践能力而形成的,就是说“会用”是以“学懂”“弄通”为前提条件的,是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交融共生的智慧结晶。一方面,“会用”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生成,而不是在主观认识中生成,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到底“会不会”“能不能”等问题要通过实践才能得知;另一方面,“会用”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才能被激发、反映、折射和显现出来,而无法自身确证和映现,也就是说,“会用”能力的体现需要特定的场域、特定的时空、特定的活动对象才能得以体现和发挥。3.发展性检验:立足于实践发展的时空持续推动获益的考量发展性检验意指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的获益能力等要素置入实践的发展时空中进行考量,其主要考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等要素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此处的“发展”蕴含着三层意味:一是发展的视域;二是作为手段的发展;三是作为目的的发展,我们就是要检验“手段之发展”和“目的之发展”的协调统一关系。从时空的视角而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是一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其需要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久性的、连续性和经常性的学习,不断从中获益并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这就需要我们以发展的视域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来考察实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检验作用。实践不仅为主体生产获得感,还为获得感生产主体。它不仅确证匹配关系、检验生成能力,还是知识、思想、观点等上层建筑得以产生的万丈高楼之根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实干出来的,为了拥有它,大学生必须将自身的学识、能力、毅力等要素在实践中转化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容和方法。大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知识、观点,可以不断丰富自身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认知图式的构成要素和思想素材的重要部分,以促进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和层次。

五、力量的立体整合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既要有内在动机的催生,又要有外部力量的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机制是指教育者将所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资源、因素、条件等要素充分地凝聚、统一和利用的协作方式。1.全面性整合:培育横纵勾连的育人合力全面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资源和力量,精心地排兵布阵和提纲挈领,充分地运用各种资源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提供优质的供给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性整合更多的是站在全局、整体的视野来整合教育资源的一种实践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空间整合和教育队伍整合。一方面,教育空间整合。教育空间整合包含横向的空间整合和纵向的空间整合。横向的空间整合意指将不同教育场域的资源连接、勾连、贯通和利用起来,纵向的空间整合意指将不同时间段的教育场域联通和贯穿起来。譬如,横向空间整合既有高校内的横向空间整合,即整合高校的“学习性生态环境、生活性生态环境、文化性生态环境和管理服务性环境”[6],也有高校和社会的横向整合。另一方面,教育队伍整合。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充分利用各种学科的交叉和协同育人作用。全方位地利用科研、课程、文化、实践等形式和载体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十育人”的育人体系,促使“十育人”体系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而有序开展,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旨归。2.聚焦性整合:聚焦性发挥育人力量聚焦性整合是教育者在特定的场域中、特定的时间段内为了增强大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获益而集中运用某方面资源的工作方式。这种整合方式的针对性、集中性较强,它犹如“聚光灯”一样将光线聚焦起来,而不是像“太阳光”一样普照大地。这种整合方式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急事的理念,按照聚焦的内容来划分,其包含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场域资源聚焦。在宏观层面,聚焦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诸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之类的学术组织;在中观层面,集中同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形成区域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发挥高校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作用;在微观层面,集中一所高校内的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人文社会科学队伍的资源整合起来,同向同力地促进立德树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二是具体任务聚焦。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针对突出的教育问题或者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进行具体任务的聚焦整合。这种聚焦方式的目标和内容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来整合的方式。一方面,针对大学生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集中研究,例如,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裸贷”“被电信诈骗”等现实问题而集中攻关和教育;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教育内容而集中研讨,例如,针对如何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开展的专门的研讨会和集体备课,针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集体行动等。3.持续性整合:立足时空长期积淀育人力量从时间的维度而言,整合的工作不是暂时性、一阵子的,而是一项持久、长久的工作。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需要被满足的阈值也会不断攀升,这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不断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具体而言,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使命而言,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党与政府需要的丰富而不断优化和发展,发时代先声,解决时代难题。从教育对象的视角而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及其程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内容在丰富,需要形式在更新,需要程度在攀升。需要在时间上有保障:既要“常有”,又要“长有”;既要有经常性的获得感,也要有持续不断的获得感。为此,必须坚持持续性地整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要求我们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不断地运用各种资源给大学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