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多办实心事 少刷存在感

2020-11-18 11:32   《湖北日报》  

近日,记者到基层采访时,有基层干部反映:每到年底,不少部门纷纷下来检查工作,面对基层反映的工作难点,会习惯性表示“检查过后会将问题上报”。但是,检查组走后,有时候“难题解决”还是没有下文。

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是抓落实、查问题、改作风的重要手段,既有激励鞭策的作用,又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在工作推进中,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不能缺位,因为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很多地方,这样的工作方式起到“啄木鸟”“猫头鹰”的作用,促使一些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尽早得到解决。不过,实际工作中,也有少数检查工作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忙着“刷存在感”,流于形式化,缺乏对基层工作的深入了解,难以抓住真问题,更没做到解决问题。

自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规范。我省为基层减负也出台不少实质性举措,很多地市督查检查考核项目大大缩减,并在提升调研工作实效、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上下功夫。但在有些地方,检查名目繁多、频率过高、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依然给基层带来不少困扰。坚持唯实的原则,要求检查考核工作不能只看表面、只重形式,那些为检查而检查,只看“门面”不看“后院”,提要求多、解难题少的做法,并没有体现检查工作的实质,即使动静再大,也无法在基层干部群众心中留下存在感。

真正要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存在感”,应该积极体现在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心事上。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如果检查一圈下来,搞“毛毛雨,大呼隆”,既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让检查工作“空壳化”。如果只是为找问题而找问题,可能会抓些枝枝蔓蔓,图个简单省事,就会不利于真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如果检查工作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不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进行政策指导、力量支持,就会导致问题原地打转。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品格。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党中央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求工作实打实,不做表面文章。在2020年初抗疫斗争中,针对有基层干部反映表格反复填、基层任务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疫情严重地区的干部群众连续作战,十分辛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关心关爱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推进工作的真把式,是对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真检验。督查检查工作最终也应落脚到促进问题解决,夯实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水平上来。

一到年底,各地的督查检查工作相对较多。我们既要防止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回潮,防止由明转暗、不减反增等怪现象发生,也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让检查督导工作激发起崇尚实干的责任担当,成为基层干事创业的重要助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