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3月8日电(刘晓丽)“目前,许多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萎缩,专业教育教学地位下降,高质量教师教育受到冲击。”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接受新华网连线采访时表示。
郑军说,许多师范院校师范生招生比例在下降,师范生已成为师范院校的“少数”部分,部分师范院校成为事实上的综合类高校。尤其教师资格证实施以后,师范教育的专业性更淡化,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受到冲击。
郑军认为,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不足,科研考核和科研排名等高等教育评价观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萎缩的主要原因。与理工科专业加大投入能够短期内产生现时效果不同,教师教育需要长期投入且很难产生短期回报。因此,有些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不足,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此外,受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导向的影响,部分师范师资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缺乏实践锻炼和中小学讲台经验,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师教育“理论+实践双结合”的特性,导致师范类专业缺乏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学生毕业时站不稳讲台,影响了师范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郑军表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注意到这个问题,十年前就进行专项投入,开办了“行知实验班”,加强师范生师德修为和教师基本技能修炼,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师范生,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郑军提交的《关于完善师范院校评价改革的提案》称,要确保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投入专属使用,加强师范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专项督查;提高师范院校教师“双师型”比例,增强教师教育实效;加强师范技能基础训练,确保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查证。
“确保师范院校‘师范性不失’,重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主体地位,改革师范院校评价刻不容缓。”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