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云”是全国首个“城市云”。自去年9月正式启用以来,已经实现了20多个武汉市直部门数据上云。新的一年,为了“解锁”更多便利,“云”端守护者们昼夜不停歇地忙碌着。
上午,在武汉云运营管理中心,运营团队正在讨论一个新上云项目——智慧城管。
接到需求,当天出方案,已经是运营人员的常态。每个职能部门“上云”,都涉及到多个子系统的整体数据迁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端口,都需要做到准确无误。这场会,对一个业务模块的调整就推倒重来了五次。
武汉云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如果不及时地把这些端口捋清楚的话是影响我们后续部署的。”
作为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武汉云的作用就是支撑这样一座超大城市数字化、精准化治理。比如“城管委”这样一个有9大业务版块的部门,“上云”后,工作人员通过统一平台便能对城市各个角落有关市容市貌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并跟踪每一个执法案件的处置进度;而市民有关城管受理的问题也可实现网络化解决。
武汉云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上云之前其实数据都是分割割据的,那么他们就像公路上有很多断头路,那么通过武汉云我们把所有的断头路就已经给它打通了。”
两个小时的讨论会刚结束,运营团队又马不停蹄带着方案实地来到武汉市城管委,对照方案和结构图,对每个环节一一反馈。
武汉云运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因为我们现在对接的(委办局)总共20多个,他们给的需求都非常明确,我们会把这些比较紧急的方案全部都刷新一遍,然后抓紧上线这些项目。”
沟通、调整、反馈、再调整……智慧城管最快年后就能上线试运行。
正是依托“武汉云”的强大支撑,2020年上线的“武汉健康码”,已经从一个单一的“应急码”,扩展为具备公共交通、社保查询、景点预约等多重服务合一的“随身码”。截至目前,这朵“云”已经连接了24个武汉市政府部门的166个应用系统。下一步,武汉云还将对接武汉城市圈的小伙伴们,更多的便利服务正在被“解锁”。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佳颖 彭瀚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