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江 朱 娜: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2022-02-25 09:5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曾江 朱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绵绵细雨中的大巴山春意盎然。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四川巴中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在2022年的这个春天里,义巴国际商品城在巴中正式开业,这是“浙江义乌—四川巴中东西部协作”的重点项目。东西协作好,义巴情谊长,小商品之都与革命老区共谱“山海情”,标志着义巴协作迈上新台阶。

义巴协作、浙川协作是当前全国各地多措并举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理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解读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

为共同富裕贡献社科智慧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深入研究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长期而重大的实践课题始终在学术领域引发高度关注,成为理论学术刊物策划的重点选题。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组织重点专题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战略目标、现实逻辑和实现路径等。其中既有基于长期学术积累和调研的理论思考,也有综合多学科视角分析的学术笔谈。这些都有力促进并深化了学理研究,为政策实践发挥了卓有成效的决策参考作用。近年来,学界还陆续成立了一些专门研究机构,这些新机构、新平台积极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传统,努力展开创新探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界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伟大实践成就。《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晶的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百年探索》。他在文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追求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独立自主的探索是求得后发赶超和国强民富的关键要诀;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求富求强的价值旨归;第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学人素有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在云南勐腊县河边村开展“河边实验”,致力于探究深度贫困村庄脱贫的微观过程及其学理逻辑,成为扶贫实践中贡献社科智慧与力量的范例。鉴于在贫困研究与扶贫实践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基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更加广阔的实践论域。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李小云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所在。建设共同富裕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最大的难点在乡村,最大的挑战在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才能缩小收入、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城乡差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举世瞩目。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共同富裕探索,不仅为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整体上极大提升了人类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在他看来,应加快推进由“先富”向“共富”的战略转换,基于公平公正原则构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共同富裕既表现为人民物质上的富有和安居乐业,也显现为人民精神上的富足和精神状态的饱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认为,作为共同富裕内涵与构成部分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能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从而显现为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饱满、自尊自强意识的张扬和奋发意志的昂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德教化、追求精神满足,不仅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德教化,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样化精神追求,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得以远播。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对个人精神成长与民族精神自觉的承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实践智慧与精神价值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支撑作用。

用实践探索共同富裕道路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向共同富裕道路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面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加以解决。

“没有贫困的乡村繁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檀学文的治学愿景和努力目标。在新发展格局中,缓解相对贫困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他告诉记者,面向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要求,中国需要制定新的缓解相对贫困战略,实施“三支柱”战略、常规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分阶段战略。其中,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进行“中国化”调适和改造,应遵循包容性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护底限“三支柱”战略。相对贫困治理要转向常规化,缓解相对贫困既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也是共享繁荣发展的应有之义,必然要内嵌于对其有包含关系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共享繁荣发展战略。

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浙江富裕程度高、均衡性强,具备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条件。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赋予了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作出示范。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及时深入参与,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如何从理论维度评价和衡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是亟待解答的理论课题。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及其研究团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他们扎根中国西部,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持续开展学术调研,围绕促进共同富裕展开系统性研究。他们立足于理论逻辑分析,围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要求,提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指标评价体系:一是人民性指标,反映人民主体自身的发展情况;二是共享性指标,反映城乡、区域和收入差距的缩减程度;三是发展性指标,反映经济、生活、生态方面的质量提升程度;四是安全性指标,反映社会民生保障事业的建设情况。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与江山的辩证关系,深刻反映了党的长期执政与深厚根基的实践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更是始终坚持不懈的长期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典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共同富裕,加强民生建设不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新征程上,更加注重加强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在宏观层面推动城乡融合、优化社会结构、弥合区域鸿沟,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发展差距。涉及教育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民生制度建设和改革,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破除影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更优匹配提供更为顺畅的通道和机制,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共同富裕建立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西南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灿看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关键是实现共享发展,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应该坚持以共享发展来解决分配领域的问题。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实现共享经济发展,对于抑制和缩小差距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道路选择应该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正义问题,稳步实现共同富裕。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推进伟大时代阔步前进的真正英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成就伟大事业,唯有脚踏实地、不断奋斗。我们党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才能久久为功、不断进步,万里江山才能锦绣壮美、永固长青。历史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勠力同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不仅能够凝聚中华儿女磅礴力量,不断创造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且能够真实验证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恢宏史诗的中国表达逻辑,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丰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路径的历史性贡献,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汇聚人类文明进步精神力量、推进文明形态变革进程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