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双减”之后也该给教师减减负了

2022-03-10 12:09   长江网   李建华

全国政协委员许玲近日表示,建议减少教师评审、比赛等课后非教学活动,让老师专心聚焦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上。这一建议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今天网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注意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大量调查显示,教师负担大幅增加。

学校落实“双减”之后,学生在校时间变长,管理工作更加繁琐,安全责任更重,课后服务导致教师工作量加大。与此同时,教师行政性、社会性事务似乎越来越多,加重了教师不应该有的负担。

同时,来自学校外部的事务也在不断向校内延伸,有老师甚至戏称自己是“教师+居委会+民警+行政+管家+保姆”的“全能型人才”。在非教学工作的挤压之下,好好上课反倒变成了一种奢望。

教师负担加重,显然会影响“双减”的有效实施和推进。60.3%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的工作量加大,70.9%的受访教师呼吁减轻非教学负担,3月2日在京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双减”进一步落地仍面临挑战。

中小学实行“双减”之后,教学责任回归到学校,学生上课时间、作业大为较少,这就要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必须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应改变以往重复灌输、反复练习的做法,采取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就得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去探索、准备,并以好的身心状态上好每一堂课,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从长远来看,“双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增”,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让社会满意的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全发展。有专家指出,促进教育的发展必须靠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应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应当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不但不能挤占教师宝贵的时间,而且还应为老师争取更多提升素质的机会和时间。

学生应当减负,教师也应当减负。只有合理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才能更好地推进“双减”。有关部门已经在关注如何缓解“双减”后教师负担过重问题。前不久,针对该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补充老师、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我们期待各方面尽快落实以上对策以及其他可行的办法,以减轻教师课后服务负担。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课后服务是教育职责和教学任务的延伸,增加的负担显而易见,教师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的;而行政性、社会性的非教学负担比较隐秘、繁杂,教师就比较反感,也应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