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忆

©原创   2022-04-12 15:2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清明的诗很多,数杜牧这首最为动情。在唐代,清明节是大节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在池州过清明的杜牧看见路上行人冒雨悼念逝去的亲人伤心欲绝,一时间悲思愁绪涌上心头,挥笔而作。

据考,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中国人对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的节日。

清明节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此时大地春回,人们经历漫长寒冬,纷纷走出居室,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称之“踏青”。人们春游时,放风筝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他们不仅白天放,夜晚也放。有人把风筝放上天,便剪断牵线,任它飘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另一种辟邪活动,就是插柳戴柳,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其实,清明最主要的活动,还是上坟祭祖。这样的户外活动,当然是天晴为好,可为什么人们偏偏喜欢杜牧笔下下雨的清明呢?正所谓生活在别处,诗意的想象远比现实的便利更重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