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元:论坚持胸怀天下

2023-01-13 10:28   《湖北社会科学》   张三元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祖国、胸怀人民,胸怀世界、胸怀人类,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以世界眼光、天下情怀来展开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坚持胸怀天下”总结概括为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功经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提了出来,表明其对于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性。过去百年,因为坚持胸怀天下,正确处理中国与外部的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得以不断拓展新道路、开辟新境界、创造新辉煌。未来,只有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统筹国内发展和世界发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胸怀天下的逻辑理据

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延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历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筹“两个大局”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在“大历史观”视域中,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内在地包含着为人类求解放、为人类谋幸福的价值旨归。

(一)“世界历史”的理论自觉

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逻辑展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尽管有偶尔的、个别的世界交往,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但在总体上,地域性存在是人类生存的普遍样态,历史以民族史的形式存在。“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原创性、独创性,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洞见。资本主义“伟大文明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促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集中论述了这个过程:由于交通的发达,交往不断扩大,“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世界历史的历史性生成。世界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世界交往”或“普遍交往”,即不同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个人或国家,也只有融入普遍交往的世界大格局中,才能与世界历史建立丰富的联系,“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立足于“人类的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向是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从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理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世界历史最伟大的意义在于无产阶级从一种地域性存在发展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从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提供了可能。尽管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活动,具有“铁的规律性”,但“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也是人类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具有阶级性和先进性,“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二)“天下为公”的人文情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奉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理解这个核心内容有两个关键问题:何为天下?天下为谁的天下?关于第一个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最初的“天下”主要是指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涵盖的中原地区,即传统意义的“中国”。这是无可厚非的。当时的科学技术、交通能力以及人的交往都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但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中,“天下”又是无远弗届,大到“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至远无外,是“仁”道,依道而行,“天下归仁”。关于第二个问题,天下是谁的天下?或者说,谁是天下的主人?最初的答案是尧舜。实际上,随着历史的演变,尧舜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统治者,而是道德的化身。在《尚书》等典籍中,尧舜是传说中品德高尚的帝王,他之所以成为帝王,就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或者说,尧舜秉承了天道之公,以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天下并非尧舜之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之天下。而天道即王道。《尚书》有曰:“无偏无党,王道浩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王道与霸道是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前者主张仁义道德、公平正义,后者则以功利强权为目的,以势欺人、以权压人、以暴力征服人。因而,王道的核心理想是“和”,体现了“世界主义的真精神”。

根据《礼记·礼运》中描述,结合儒家的天下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具有如下特质:一是“选贤与能”。天下不是私人之天下,也不是利益集团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因此,治理者必须德才兼备。这是担当治理天下重任的首要条件。二是“讲信修睦”。只有“选贤与能”,才能做到崇尚信义、团结和睦。“讲信修睦”是“选贤与能”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中,这一特质不断彰显,越来越具有更大视野、更高境界,即协和万邦。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在处理民族、邦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奉行“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的原则,追求“天下大同”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三是“不必为己”。这是“选贤与能”的又一个结果。治理天下当立公心、去私欲,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会良序,达到和谐稳定,否则,争名夺利,必然导致烽烟四起、征战不休。四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总的结果,也是“大同世界”的基本样态。基于这种理想,《礼记·礼运》还有一种更深刻的表达,即“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展现了一种至仁至公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境界。这种理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理想社会具有相通之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说:“现在世界进化的轨道,都是沿着一条线走,这条线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就是人类共同精神连贯的脉络。”

(三)“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

在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历史观”。“大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延展。

坚持“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之道。从成立到今天,百年奋斗,党始终秉持着“大历史观”。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大历史观”这一概念,但他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古今中外法”。实际上,“古今中外法”就是一种“大历史观”。毛泽东主张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要将马克思“全面的历史的方法”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所走过的路搞清楚,从而把事情办得更好,“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在这个意义上,“大历史观”有纵向和横向两个基本维度。纵向即古今,横向即中外。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或方法,就是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正确处理了这两个关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具有世界视野、全球视野和人类视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都是坚持“大历史观”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具体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化。这两个特点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内容,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则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胸怀两个大局”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种“大历史观”既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性拓展,也是对“古今中外法”的创造性超越,还与西方的所谓大历史观根本区别开来,既以连续的、整体的、发展的历史为大视角,又以全过程、全方位、系统性的方法看问题,主张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纵深中、当代世界发展的现实宽度中、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体逻辑中,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统筹国内发展与世界发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与时代性。

(四)“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由此可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应有之义。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而“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活动,是一个渐次推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1921年1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强调“中国改造”必须着眼于“世界改造”,否则“必妨碍世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着眼于创造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以及争取世界永久和平。在展望中国获得真正的美好未来时,毛泽东说:“我们几万万的人民,一旦获得真正的解放,把他们巨大的潜在的生产力用在各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世界文化水准。一个独立自由的中国,对全世界将有伟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强调“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的“小变化”之后必将发生“中变化”和“大变化”时说,“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成为党和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成为中国道路的显著标识。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什么是“大的样子”?“大的样子”就是做到“四谋”,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四谋”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集中体现。在逻辑上,前两谋是后两谋的前提和基础,后两谋则是前两谋的必然延展。也就是说,只有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才能更好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换言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为人类进步作贡献。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都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党的二十大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为人类文明进步创造更大空间。

坚持胸怀天下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胸怀天下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如果说胸怀天下,中国革命时期主要表现为支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捍卫世界和平、改革开放时期主要表现为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发展,那么,新时代胸怀天下则主要表现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胸怀祖国,兼济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

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基本要求。在世界历史的维度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顺应人类发展潮流的结果,是人类发展潮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而形成的一次“壮丽日出”。一方面,西方工业革命开启的人类现代化进程势不可挡,“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落后的中国如何救亡图存、迎头赶上?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揭示的“两个必然”,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人民如何走出一条更适应人类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正是在这个潮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因此,在顺应人类发展潮流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基因与显著优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同样,“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那么,“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我们是后来者,但不会永远是落后者。正是顺应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国才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现代化的弊端日益凸显,它在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日益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一条更适应人类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新路,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这个意义上,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发展潮流。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的,而改革开放正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潮流。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使现代化潮流日益澎湃。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突破了国家和地域,从而促进了世界交往和普遍交往的形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是人类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尽管近些年来,美国以“美国利益优先”为原则,随意“退群”、撕毁条约,另立山头、拉帮结伙,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零和博弈、弱肉强食,逆历史潮流而动,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最终必然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经济全球化已行至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需要选择新的发展方向、确立新的价值目标。是继续走以资为本、殖民掠夺、侵略扩张的老路,还是走以人为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路,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作出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内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论人类发展道路如何曲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不可遏止的时代潮流。

(二)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

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具体表现。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个重要论述为我们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提供了基本遵循。一方面,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资本统治时代。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基本格局进行了深刻揭示。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一个基本事实是,由西方国家倡导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按照资本的意志形塑着整个世界,从而形成了以资本利益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者也进行了艰苦抗争,但迄今为止,这种世界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变化大格局的战略判断。在这个大变局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其生成的重要动力,也是其深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现实背景和基本依据。因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能以好或不好来判断,主动适应并把握好它是唯一的选择。“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因此,统筹“两个大局”便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七次全会,都是以统筹“两个大局”为主题的。也就是说,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时,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准确识变,才能洞察先机,把握“变”的基本趋势,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应变,才能在“大变局”中勇立潮头、扬帆远航,才能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引领“变”的方向,在“大变局”中砥柱中流、引领潮流,使“大变局”朝着“历史正确的一边”变化,从而把握历史主动。

(三)洞悉中国发展大历史

洞悉中国发展大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基本前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是抽象的“人类党”,而是立足中国大地的人民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其根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从不搞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要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恩格斯也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因而,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另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而,坚持中国道路同样也是历史的选择。当然,这里讲的历史是中国发展大历史,具体包括“五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这“五史”层层递进、由近及远,体现出一种“大历史观”。

只有站在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才能高瞻远瞩、胸怀天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首先,在于增强历史自觉。历史自觉的核心在于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创造历史伟业的科学认知和正确态度。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将人排斥在外的纯粹的自然过程,相反,“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此,“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尊重历史客观规律是一个成熟政党应具有的基本态度。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堪称典范。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具体体现。其次,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历史自信就是在把握自身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何处、要去何方,对前途充满信心。历史自信是一种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而这个过程就是历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最后,在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八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由此可见“以史为鉴”对于“开创未来”的极端重要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是直线和坦途,而是坎坷曲折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奔腾不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能力。

(四)推动人类文明大发展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核心要义。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将推动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以自我革命带动社会革命、以变革中国促进世界变革,百年奋斗、矢志不渝,创造了中国社会的“四次伟大飞跃”,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最壮丽的史诗,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就在于它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实现了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变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根本,将中国发展成果惠及世界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观察中国发展,要看到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因此,尊崇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理念,从世界发展的全局视野和人类发展的整体视野,正确认识和定位中国自身的发展,将中国的发展纳入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视域中。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影响最深的脱贫攻坚战,使绝对贫困这一人类历史的“老大难”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成为历史陈迹,全面小康的伟大理想终成现实,中国人类发展指数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水平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这些成就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喷薄而出。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秉承中国文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血脉基因,以人类视域和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将世界各国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追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呵护真正的公平正义,在尊重多样性或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兼容性、普惠性,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只有“真发展”和“好发展”,才能实现各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推动人类文明大发展。

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路径

坚持胸怀天下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运动。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一直践行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胸怀天下更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新形势、新任务,对如何坚持胸怀天下提出了新要求。围绕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核心,实践胸怀天下的价值理想需要从“一带一路”新基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等维度展开。

(一)“一带一路”新基建

“一带一路”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道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根植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之中,是“丝路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弘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丝绸之路”具有特别的意义。“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之路,更是一条文明之路。在这条路上,虽然流通的主要是商品,但文化却如人之血液,无处不在,可以说,文明交往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或者说,作为“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要商品,丝绸和瓷器与其说是商品,不如说是文化产品,既是生活之所需,也是艺术和美的化身,是中国文化的具体呈现,是和平的使者。由于文化的浸润,平等、开放、包容等成为“丝绸之路”的核心理念,“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在“丝绸之路”漫长的跌宕绵延中,中国人民和沿路各国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瑰宝,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弗兰科潘在对“丝绸之路”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当时的都城长安(现称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2013年9月至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在提出这两个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将“民心相通”放在一个基础性或前提性的位置上,并对其本质特征做了深刻阐释。之后,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建构起民心相通的科学理念。可以将民心相通称为“一带一路精神”: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路基”。这正是本文提出“一带一路”新基建的真正旨趣。“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工程,是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和社会根基,因而构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内容。甚至可以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实现民心相通,而打通民心“最后一米”的是“丝路精神”。“丝路精神”的本质是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亦是“一带一路精神”的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民心相通,其他“四通”都将不通。“共商、共建、共享”和“亲、诚、惠、容”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理念。只有这个价值理念得到实实在在贯彻落实,实现利益相通、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才能实现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更”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胸怀祖国、胸怀天下价值理念的具体展开和逻辑延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的体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将其置于世界历史的整体背景中,因为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过程。或者说,人类现代化运动和世界历史形成过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个过程被马克思描述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个过程虽然有着明显的殖民、掠夺、侵略等特征,但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因此,从现实起源来讲,世界历史使现代化成为每一个民族、国家的普遍命运,是落后国家“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从而“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现代化必然规律的遵循,也是通过国家有计划、有组织性地“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中创造出来的。

中国式现代化以开放思维探寻中国发展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是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了世界现代化的经验,以开放思维探寻中国发展道路。所谓开放包容,就是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借鉴、学习外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兼容并包,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国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改革开放时期“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都是以开放的姿态发展自己。新时代,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顶层设计方案和向世界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只有兼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和引领着世界历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历史为现实背景,其发展也只能在世界历史的历史图景中实现。世界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是不断趋向于“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一方面证伪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虽然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一种现代化取代另一种现代化,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文明前景却是超越国界的。“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有利于世界历史朝着“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方向转变。

(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实现民心相通,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在利益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即形成基本一致或趋向一致的价值观,亦称共同价值。每个共同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共同体。但是,每个共同体、共同体中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正如世界没有两片没有差别的树叶一样,因此,共同价值具有相对性,不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而是各种价值观中的“最大公约数”,是有差别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共同体,必须有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在深刻认识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准确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基本内涵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深刻而本质地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又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导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价值目标,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基本的遵循。在这个意义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

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积极弘扬、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首先,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和平是最基本的内容,是最高价值,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文明存续。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只有消除战争,才有和平。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珍惜和平、追求和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和平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是发展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发展看作是比和平更重要的核心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主张和坚持“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其次,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抽象地谈论正义,而是基于资本主义现实,主张“公平是正义的基本内核,并成为正义的基础,没有公平就没有正义”。因此,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内涵是公平。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不公平,“南北差距”即是典型例证,而发展不公平又根源于制度的非正义,即以资本为核心的全球治理制度的非正义性。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公平发展。再次,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民主自由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理想。在国际关系中,民主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民主原则也可称之为平等原则、尊重原则,表现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协商对话,从而构成自由的必要条件。自由主要体现为各国人民有选择自己道路、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有发展自己的自由,有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自由。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自由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也是一个现实目标,是实际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自从世界历史形成,多边主义便登上了历史舞台。特别是二战后,多边主义一度获得较大发展,联合国即是多边主义的重要体现。应该说,多边主义在应对全球性危机方面曾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迄今为止,真正的多边主义仍然是一个稀缺品。“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因而,多边主义面临着一个现实困境:“伪多边主义”泛滥。在多边主义形成和发展中,美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多边主义只是其实现世界霸权、维护“美国利益优先”的工具,也就是说,美国从来没有实行过真正的多边主义。这是造成当今多边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东升西降”或“新升旧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呈现出相对衰落的状态,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希望建构一个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多边主义的旗号,逆全球化,随意“退群”,大搞单边主义、“小圈子”,站在所谓“实力”的角度“居高临下”,实行零和博弈、霸凌行径,多边主义被玷污。

必须相信,世界不可能回到单极世界、人类不可能退居与世隔绝的孤岛,相反,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因此,基于平等、公平、民主的全球合作越来越重要,否则,人类将无法应对越来越严峻、越来越频发的全球性风险。“历史昭示我们,恪守多边主义,追求公平正义,战乱冲突可以避免;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纷争对抗将愈演愈烈。如果无视规则和法治,继续大搞单边主义、‘退群毁约’,不仅违背世界人民普遍愿望,也是对各国正当权利和尊严的践踏。”因而,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定地站在真正的多边主义一边,坚定地维护《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多边原则和多边精神,坚定地站在进步的一边,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主张正汇聚着一股磅礴力量,成为构筑国家之间新型交往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平等意味着相互尊重,既要尊重各自的道路选择、制度选择,更要尊重各个国家的主权,坚定不移地坚持主权原则。另一方面,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的多边主义。新时代,不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演化,“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将坚定维护多边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胸怀天下的文明价值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禀赋,是新时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两条路径: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围绕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尽管这两个方面是完全统一的,但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用的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与“创造”两个概念,显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胸怀天下具有重要的文明价值,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关键意义。

(一)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很少使用“文明”这一概念,但唯物史观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明思想,并展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考察人类文明的演进,必须把握物质生产方式这个文明形态的核心和文明演进的主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停留于此,否则有陷入单线型发展的嫌疑。实际上,唯物史观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构关系中揭示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在这个结构中,生产力处于最基础、最根本的位置,从而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上层建筑则处于被决定的地位,但这种被决定的地位并不意味着被动,相反,上层建筑的变革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若干具体规律呈现出来。主要有:一是阶段性和趋向性相统一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关系,既决定了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决定了文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结构关系,马克思既划分出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展陈出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向。二是多样性和发展性相统一规律。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国家的文明及其发展道路各不相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动力和源泉。不同文明的发展道路尽管各不相同,但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形态。三是文明交往的发展规律。人类历史之所以不断拓展、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创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创新,不同文明“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四是“两个必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出“两个必然”,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文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文明。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新文明形态。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坚持胸怀天下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世界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以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的革命,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或核心是解放和发展人,只有人的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因为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关键或核心要素,而人的发展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实现的。因此,坚持胸怀天下有两个基本立足点:一是推动实现世界共同发展。维护和实现各国人民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越来越具有世界性,是在与其他国家利益的现实关系中实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为中国发展开辟空间,也为世界发展探寻道路。二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共产党主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化优越”,推动人类文明创新发展。

(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

全球治理是从西方治理演变而来的。如果说二战前是西方治理,那么,二战后以联合国成立为标志,国际秩序具有制度化安排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全球治理体系。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全球治理对战后的全球秩序重整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联合国的地位也显著提升,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速。但全球治理体系名义上是多边主义的,实质上并没有从单边主义的泥淖中摆脱出来,是“伪多边主义”。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全球治理体系仍然以资本逻辑为逻辑,是资本逻辑的具体展开,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从而决定了其仍是资本的“单边统治”。冷战结束后,“单边统治”的局面不仅没有任何改观,而且愈演愈烈,全球治理体系以“治理”之“名”行“统治”之“实”,全球治理仍然是西方治理,或者准确地说是美国治理。冷战结束意味着单极世界的形成,美国以其称霸全球的超级实力,掌控着议题设置和制度安排的绝对权力,联合国等国际协调机构越来越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合则用,不合则弃,治理赤字不断加重。世纪疫情更加剧了这种趋势。世纪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了严重冲击,“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中国在全球抗疫防疫进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化和固化了美国对华的战略警觉,并成为后者动员和组织西方联合阵线的重要战略借口”,实质性的单边主义大行其道。这样,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要求被坚决地提了出来。如果说西方治理或美国治理是其“实力”使然,那么,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也是世界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甚至是主导力量。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全人类,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是必然归途。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或者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必然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针对全球治理赤字和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提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目的是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协商机制和普遍有效的约束机制,维护人类整体利益,推动文明发展。一方面,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打造责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只有以整体利益为依归,以共同价值为理想,才能将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实现人类文明进步作为共同的目标,承担起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承担起大国的责任,共居于地球上的世界各国要承担起共同的责任,构建一个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主体是世界各国。只有在这样一个责任共同体中,民主协商、平等对话才有可能,全球治理的效能才可能最大化。另一方面,以联合国为基本框架,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对全球治理体系推倒重来,而是“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准则不是不好,而是常常被少数国家漠视、忽视甚至践踏。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趋向。

(三)积极破解世界发展难题

之所以坚持胸怀天下,目的是推动世界发展,而发展以破解发展难题为突破口。发展难题是发展中遇到的矛盾或问题,每个矛盾的解决就意味着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解决世界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由于西方治理或美国治理实质上都是“权力治理”,因而世界发展积累了一大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而世界大变局和世纪大疫情的交织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等矛盾更加突出,贫富差距仍普遍存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世界发展面临空前严峻的困难。因此,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在总体上,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整体迈进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难题的历史性破解。

坚持胸怀天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或中国经验。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道路困境。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道路问题,只有找到正确道路,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所以,道路选择一直是关涉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必由之路,还在于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二是以脱贫攻坚破解了世界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难题。消除绝对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历史性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丰富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更为人类反贫困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三是以合作抗疫破解了隔阂对立、“小圈子”壁垒。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小圈子”只能助长疫情的蔓延肆虐,惟有团结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仅打赢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的积极成果,而且提出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并以胸怀天下的精神给所有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谱写了一曲生命至上、合作抗疫的国际主义颂歌。四是以“两山”理论与实践破解了全球生态危机困局。全球生态危机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威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基于这种发展观和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旨在建设一个“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为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科学、有效、可行的实践方案。

(四)构建全人类精神家园

西方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是以物为本,物的价值取代了人的价值,物的关系遮蔽了人的关系,“物化意识”成为所有人不可逃避的宿命,“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意义和价值被彻底消解了。这也是西方现代化道路从“唯一性”的“神坛”上跌落的重要原因。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意蕴,就在于重拾人们的信心、重塑人们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构建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本身就是一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的精神气质,以一种造福人类的责任担当和天下为公的朴素情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具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给世界人民传达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必然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是一个与旧世界迥然有别的新世界。如果说旧世界是以物质为支撑的,那么,新世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以巨大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支撑的。这种精神力量就是胸怀天下的理念信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在根本上,坚持胸怀天下以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为旨归,是一种超越地域、阶级、民族偏见的情感表达,赋予新世界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内涵,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实际上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理念,而这种理念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德性与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价值观是一种德,德是一种价值观,德是价值观的基础,而价值观则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德。因此,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升人们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的必然举措。

坚持胸怀天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根基。或者说,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坚持胸怀天下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一带一路”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展示了中国人民基本的精神世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四观”和“六理念”。“四观”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六理念”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四观”和“六理念”是统一的,统一于“和”,是“和”理念的生活化。“和”即和谐、和平、互利、共赢。在一定意义上,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坚持“四观”和“六理念”,是“四观”和“六理念”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在坚持胸怀天下的过程中,这些具有永恒文明价值的因素被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与认同,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当然,传播与被传播是同一个过程,不可分割,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世界不同文化的精髓也被我们所吸收,成为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个过程即是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文化交流互鉴以超越文化差异为根本价值指向,“凿空”文化隔阂,实现情感相通以及价值观融通,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张三元,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