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理论“触发”社会治理新思路

2017-03-22 13: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郝日虹

【核心提示】当代社会治理需突破传统的线性模式,引入复杂网络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治理的机理、组织和控制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把握。

近年来,作为复杂性科学研究领域之一的复杂网络理论,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拓展。譬如,社会系统的“复杂网络”特性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社会治理复杂性产生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

社会系统具有“复杂网络”特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如国告诉记者,网络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几乎所有的系统都可以抽象为网络模型,社会系统也不例外。如果将个人或组织机构视为“节点”,将他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视为“边”,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将大量的“节点”通过各种相互关系的“边”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龚小庆进一步解释说,由于相同“节点”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再加上不同的社会网络之间彼此交错,社会系统的网络复杂性由此而生。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习惯在虚拟社会中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这种变化一方面显著提升了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感受、认知和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将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拉向扁平,使得社会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愈发凸显。”范如国强调。

正是基于社会系统的这些“复杂网络”特征,受访学者普遍认为,当代社会治理需突破传统的线性模式,引入复杂网络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治理的机理、组织和控制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把握。

不过,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任兵补充说,由于复杂网络理论本身非常抽象,研究者应更紧密关注其与现实的相关性,方能使这一研究范式焕发生机。

重新设计社会治理流程

将复杂网络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有效运用于社会治理研究,关键在于发掘二者的内在契合性,以此揭示社会治理复杂现象的内在规律性。

范如国表示,既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便具有小世界、鲁棒性、脆弱性和择优链接等特性。从这些特性着手,能够为我们提供区别于传统社会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路径方法。

“小世界特性的最好例证,就是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往往会与朋友、熟人或同事保持频繁联系,信息和资源在这个‘小世界’中的交互时间较短。”范如国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重新设计社会治理的信息传递、危机处理等执行流程,形成便于信息快速传递及减少信息扭曲与时滞的扁平化管理流程,迅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范如国还从社会网络的鲁棒性视角,阐释了社会治理方式的多样化问题。他表示,鲁棒性是指一般性社会节点(如基层的民众或社会组织)的数量远多于中心节点(如政府部门);但这些一般性节点的随机消失,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网络由此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这一特性而言,似乎基层民众或社会组织在保持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方面,远不如少部分起核心作用的中心节点重要。”

范如国进一步阐释道,然而在互联网信息传导机制的作用下,这些基层民众或社会组织开始彰显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价值。因此,在选择社会治理方式时,不仅要保证现有社会主体被足够重视,同时还要积极地、规范地培育那些贴近社区、了解民情,能够及时表达基层群体的意愿和诉求的基层民众或社会组织,发挥其结构灵活、包容性强、应急迅速等特点,以增强社会治理的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