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闻
杨艳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2023-03-22 09:45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在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罗宗毅:增强忧患意识 坚持底线思维
2023-03-22 09:42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这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刘德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2023-03-22 09:3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这样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性认识,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丁志勇: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22 09:34
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拓宽创新融资渠道,不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挺进,建立健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构建全生态、一体化、一站式的服务创新体系。
李 刚:追求真理 揭示真理 笃行真理
2023-03-21 13: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凝练了我们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懈追求和科学认识。
周其森: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2023-03-21 13:53
要基于系统思维,大处着眼、综合发力、协作联动,以完整巩固的产业链条,扎实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吴亚平:着力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
2023-03-21 13:52
提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引导民间投资方向,不仅对扩大有效投资和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激发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乃至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范玉刚:以文化价值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2023-03-21 13:4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文化价值和文明理念上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亮出的是社会主义旗帜,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理想,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在世界舞台上与资本主义文明同台竞技。
陶 青:发挥劳动教育“增智”功能
2023-03-20 12:3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增智”的育人价值。而要从根本上发挥劳动教育的“增智”功能,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人的思维。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2023-03-20 12:31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显科学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
李立国: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3-20 12:28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要在二者的互动中,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典范和提供全新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祝灵君: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2023-03-20 12:23
这充分彰显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沉忧患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
赵振宇:融合情感与理性讲好中国故事
2023-03-17 09: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
魏琪嘉:更好发挥政策“乘数效应”
2023-03-17 08:58
当前,经济运行边际改善趋势明显,供需主要指标呈现加速恢复态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成长,有利于经济企稳向好的条件不断增加。要抓住经济加速恢复的宝贵窗口期,科学精准施策,形成政策合力,加力巩固经济企稳向上良好势头。
赵朝峰: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2023-03-17 08:54
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体制机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查看更多»
© 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