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理论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7-08-25 09:1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君荣

8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近百位京内外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来题为《开辟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体会》的书面讲话。王伟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7·26”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述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不仅是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创新。

王伟光指出,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7·26”重要讲话精神,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第一,凝结了当代中国重大问题科学解决的哲学思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第二,凝结了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哲学概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新境界;第三,凝结了人民大众实践探索的哲学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境界。

王伟光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先锋模范。第一,实事求是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精髓;第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立场;第三,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方法;第四,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观点。

王伟光强调,今天,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开启未来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在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哲学创新,并通过哲学创新带动并指导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时代前进的滚滚洪流中,在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慎明作题为《试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涵》的主题发言。李慎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以上短短一段话,提出了五个概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李慎明强调,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五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十分重要。第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中的行动指南。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上层建筑。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组成一个大社会中的文化,主要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上层建筑。

与会专家和学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等8篇《人民日报》“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的评论员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讨论。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认为,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是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是开好党的十九大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成就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基于对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所担当的历史任务的科学分析和深刻论断。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认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作为,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推进党的文献语言和学科语言的有机结合和规律转换,从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深化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学理阐释作出应有贡献。

国防大学黄宏少将认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做到“四个自信”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崇富认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总结,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有思想深度的论断和理论阐述,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动员和理论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表示,目前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重大的论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辩证看待机遇和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