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丹:年货消费升级 供给也要升级

2019-01-30 10:44   《湖北日报》   艾丹

年货的内涵在逐年拓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只有深刻认识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发挥需求对供给侧的牵引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增强有效供给,满足居民消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现实诉求。

新春佳节临近,置办年货的氛围越来越浓。“土味”进城,海鲜进村,洋货受捧。除了有形的年货之外,文娱、旅游等无形年货也逐渐走俏。老百姓对年货的追求向高端、新颖、个性化方向升级,品质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观念进入了新阶段。

如果说春节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年货就是这种仪式的重要载体之一。《京都风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打年货不仅是一种传统年俗,更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一种折射。精心挑选、琳琅满目的年货,满载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的是中国城乡居民在消费上的新需求、新动向。年货经济制造了又一波消费高潮,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这种高潮让“有需求、缺供给”的矛盾更为凸显,也让供给端发力的方向更为明晰。

年货的变迁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它见证了中国从物资短缺迈入物品丰富时代,也将见证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的升级。曾经,腊肉腊鱼还是很多家庭的年货主角,如今吃新鲜的、健康的,选择绿色的、新奇的已经成为人们内心的共识;曾经,过年主要是一桌年夜饭和一件新衣服的事儿,如今春节出门旅游、购买“高精尖”电子产品、参加文娱活动等成为一些家庭的常规项目……年货的内涵在逐年拓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只有深刻认识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发挥需求对供给侧的牵引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增强有效供给,满足居民消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现实诉求。

老百姓办年货的背后,鲜活地展现了一幅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图。需求端已经摆在那里,供给端能否跟上,还是个问题。无论是上山下乡寻“土味”,还是代购海淘搜洋货,对老百姓而言,有没有更可靠、便捷的方式,有没有更高质、强大的供给,才是关键。怎样让“土味”不走样、不稀缺,怎样确保海淘洋货货真价实,又该怎样避免春节旅游不是花钱买罪受,这一连串疑问指向现有供给端的不足,也透露出消费升级背景下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让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品质提升,不仅需要通过减税降负为老百姓增收创造条件,还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老百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供给,为老百姓搭建更好的消费平台。倘若供给变革跟不上,口袋鼓起来了,却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东西,享受不到优质的服务,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有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对中国经济而言,瞄准这种新趋势,牢牢抓住消费需求这个根本,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能把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动力,让老百姓的钱花得有质量、有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