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洲 赵耀:美好生活视域下思政教育的现代转型

2019-04-24 10:33   思政学者   陈华洲 赵耀


(陈华洲: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类型向现代类型的转变。[1] 这里的“传统”并不是只存在于1840年前的传统社会里,它具有理论抽象的意义,我们这里讨论的“传统”与“现代”是想要借由这两个带有时态含义的字眼从理论层面上强调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较之过去所发生或应当发生的新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社会的转型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动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转型准备了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车道,如今面对新时代这一新的发展境遇和历史方位,身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需要转型发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强起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引导人们走向并拥有美好生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任务。

一、美好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和需求满足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与使命任务,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社会发展的境域转变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社会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社会性分析工具,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深层次分析必须要从社会之维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历史方位、社会矛盾和使命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这向思想政治教育发出了新的时代之问,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时代问题。一是新的社会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社会的矛盾域不仅限于经济文化领域,而是扩张至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和党建等众多领域。社会矛盾的领域扩张和范围扩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开拓自己的关注领域、延展自己的观察视野,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和合理解释。二是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国内又要面向世界,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宣扬我国的外交政策、国家安全观、全球治理观和“一带一路”战略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营造强有力的外部舆论环境。三是新的时代课题。新时代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要科学回应这一时代课题,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坚实的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一是新的育人使命。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新时代建设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断培养出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二是新的学科使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新的实践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分成了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观的规范与引导,促进人们将个人层面的美好愿望上升为整个国家的繁荣复兴,推动个人梦、家庭梦与民族梦、国家梦的紧密相融,让人们能够在民族复兴征程的奋斗拼搏中感受到强烈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时代背景的转换不仅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转型依据。

(二)精神世界的充盈需要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发展时,阐述了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P52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虽然人们获得了空前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整个社会关系依旧呈现出物化特征,人的发展是一种“单面性”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物质文化需要得到空前满足,人们逐渐克服以物质需要满足为一切的片面化需求,开始追求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需要。美好生活是一种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具体的生活样态和理想憧憬呈现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态。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存在于物质领域,同时也指向精神领域。

精神世界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之下,人们通过自由自在的实践活动,在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过程中幸福感与满足感得到不断提升的生活状态与美好体验。善、自由、发展是美好精神生活的三大基本内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善的内在品质,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自由是美好精神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们想要体认和感知美好生活,就必须跳出对物质财富的迷恋,超越现实压力的束缚,寻求到一片精神的栖居地,并将实在的物质满足感转化为精神幸福感,简言之就是要获得精神自由。欲望是裹挟自由的最大枷锁,精神自由的实现不在于物质欲望的无限满足,而是要拨开缠绕在我们本真愿望上的层层欲望藤蔓,审视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只有问心,才能不被外部的压力和诱惑所侵扰,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实在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发挥它的“问心之用”,要从过去专注于理论传授和思想灌输等“传统工作任务”中走出来,更多地教导人们格物致知,“去欲存真”,鼓励和引导受教育者真正面对自我,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帮助其做到即使身处喧嚣世界依旧保持内心的宁静,即使身陷重重规则依旧拥有自由的灵魂。

此外,美好精神生活是一种动态发展并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美好生活没有一个固定和绝对的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好生活拥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要求,它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新时代人们“高阶”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将关注视线从理论经验转移到现实生活,更多地给予身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思想困惑的人们以精神药方和灵魂疗养,对他们进行思想启迪与价值指引,使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对人生选择的判断更睿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更充分,并在真、善、美的不断探寻与追求中实现德性的圆融与精神的升华。

精神世界美好生活的静态体验和动态发展赋予人生以别样的风景,为思想政治教育绘制了一幅转型蓝图。

(三)现实维度的美好向往召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且是对现实生活中幸福与美好的认知与感受。美好生活给予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既存在于物质文化财富的充裕上,又体现在人们为美好生活奋斗过程中生存意义的体认和现实价值的实现上。

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员激励。需要是促使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内驱力,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8-119 因此要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向往需要将美好生活期望转化为社会动员的目标,使其成为人民的内在需要,提升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值。理想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信仰的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为人们的现实活动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引导,最大程度地凝聚起人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共识与力量,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从而为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主体力量。

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分享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规导。个人价值的实现依托于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P84 当局部性和暂时性的个人价值与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社会价值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社会中背离社会发展方向的人们便会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有所降低。他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无法从现实的社会活动中得到满足,但他们又身处现实之中,必须要参加现实的生产劳动,个人价值求而不得的低落使他们无法从现实的生产劳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欣喜与满足,这种精神上意义感的缺失使得人们的心灵空间愈发空荡,精神世界愈发失落,对美好生活的感受自然降低。个人的幸福与美好无法单独实现,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集体美好愿望的达成,这就要求分享我们的美好生活,让美好生活追求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并通过社会公认的发展要求来规范与雕琢个人的美好愿望。一般说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似度越高,两者的统一性就越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关怀教育对象的个人价值诉求,引导人们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个人需要与推动国家发展的社会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获得生存意义的心灵价值,实现社会价值规范的个体契合。

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满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动员激励和指引规导作用,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主题和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二、美好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取向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努力实现自身的“美好”,对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及时回应,同时也要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有效方法。

(一)认知取向: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特征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认识

美好生活是一个看似简单寻常实则复杂深奥的复合概念,它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具体和抽象的两重内涵、主观感受与客观实在的双重意蕴,是理想性与现实性,复杂性与整体性、发展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其中整体性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特质,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把握要从整体性出发,从多个层面进行认识和施策。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应从美好生活中得以启发,应坚持系统性研究,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满足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现代科技理性的兴盛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人们对将事物分门别类并加以精细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心向往之。思想政治教育也对这种研究方法“钟爱有加”,善于并热衷于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置于各种限定性的视域下进行细化研究。这种处理方式似乎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然而却使我们忽视了各部分之间的整体互动关系从而丧失了对于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正如彼得·圣吉所说的那样:“自幼我们就被教导把问题加以分解,把世界拆成片片段段来理解。这显然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容易处理,但是无形中,我们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然失掉对‘整体’的连属感,也不了解自身行动所带来的一连串后果”。[5]P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之间、系统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等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必须要借助系统论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核心要义。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现实社会发展矛盾层出不穷,发展问题不计其数,发展环境日新月异,单一的视域、限定的角度、特定的对象无法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并且容易产生“微观杂糅和宏观空场”的尴尬现象。我们要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而打破以往分散割裂的僵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价值取向:夯实美好生活需要的立足点,复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美好生活需要较之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内容更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审视新时代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物质资源得到丰富发展,但人们对于政治上自由与民主的殷切憧憬要求多元的思想文化存在和价值取向流动,伴随着文化领域西方思潮的涌入和冲击,意识形态领域交锋加剧,导致社会主旋律影响弱化。社会中部分地区、领域和层级的资源分配不均更引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彰显的自由、平等、公正等思想价值的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面临新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复杂的社会境遇中寻求破题之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不能仅仅囿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投视于人们在政治、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的需求。美好生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人民性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政治认同、经济发展、价值建构、思想引领的结合点,促进它们之间的同向发力,推动人文关怀引擎驱动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人与社会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平等团结的美好愿景,日益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发展诉求,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围绕人民、关照现实过程中的有效传播与渗透。同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美好生活教育,我们不仅要注意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还要注重教育方式的艺术性,要改进话语方式、优化传播策略,注重宣传手段的艺术化和大众化,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宣传和灌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入地气,深入人心。

(三)实践取向:聚焦解决存在矛盾的切入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一个空洞的文学名词或假想的理论概念。它来源于人民,植根于现实,是具有生命力的真实存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回应现实问题。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指向“平衡充分”的发展导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育场域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关注对象不平衡三个方面。教育场域不平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集中于高校、军队等领域,对企业职工、社区群众和农民群众等社会群体的教育引导较为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城乡资源供给和人才输出不平衡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城市中的“过剩”与农村中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地区间的流动固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推动力。关注对象不平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去以教育者为核心,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对于教育对象的精神诉求和思想实际关注不足,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而如今则过于迎合教育对象的需求和个性,过于强调教育方法,对教育者本身所应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关注不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样受到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实践投入不充分、资源开发不充分和方法运用不充分三个方面。实践投入不充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不够充分。资源开发不充分是指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和文化“作品”脱离社会需求,远离学生需要,并且同质化、复制化和低端化的问题比较严重。方法运用不充分是指教育者的方法运用略显粗糙,方法的细化和联动方面存在问题,存在一种方法对付多种问题的不良现象。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重教育层面工作轻实务层面工作、重微观领域研究轻宏观领域研究、重显性直接的教育活动轻隐性间接的教育活动、重国内教育轻国际发声等发展问题”。[6]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直面和解决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才能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真正满足。

三、美好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路径

美好生活的全面性要求、时代性内容和多样性特征等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需要和新期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从现代转型中“求得良策”,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一)思维转型:更新转型理念,实现精准转型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自己的转型理念,把握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转型”。

1.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要应对新时代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更好解决人们出现的各种思想困惑与精神迷茫,提升人们精神世界的美好生活体验,需要我们从传统非此即彼、狭隘片面的“钟摆式”的线性思维中走出,利用系统性思维去认识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控制与反馈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辩证关系,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属性,发现它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分析、控制、协调各方要素促进系统整体的优化提升,实现其知识形态的根本改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从而更好满足美好生活指向下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期待。

2.由工具性思维向以人为本转变,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将其视作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强调社会价值的作用,轻视个体价值的发挥,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关注不足,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顾及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幸福需要,窒息了美好生活的活力。美好生活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它不仅是外存于世的物质表现,更是内化于心的精神体验。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7] 努力推动人文精神的涵养,人文内涵的修炼和人文本质的提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精神世界的幸福体验。

3.由理论思辨向实践思维转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融入。

美好生活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重塑与超越,但它不是隐匿在幻想网罩下的精神乌托邦,我们不能做充耳不闻的玄思者或精神贵族,而是应当回归现实世界和本真生活,实在的物质实践与美好的现实创造正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要义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追寻与体验美好生活,就必须回到人类个体本身,走向现实生存实践。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脱离过去“闭门造车式”的理论思辨,从社会现实中汲取知识性内容,在时代背景下发现理论生长点,用实践性思维充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它受得了时代考验,经得起现实推敲。

(二)内容转型:优化转型内容,实现科学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在新时代取得良好效果,贴近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必须通过提高内容质量、盘活内容存量、增强内容力量三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转型。

1.由重视内容的知识性向重视内容的复合性转变,打牢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道德教化和知识讲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疏导和品德践行关注不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难以得到彻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共同推进并协同作用的复合有机整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现代人格教育等多重内核和多重架构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尤其是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时代主题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教育,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质量以达到内容为王、逻辑严密、基础扎实、提升全面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

2.由重视内容的丰富性向重视内容的精致性转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

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校系统等投放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生产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但复制生产、重复制作的资源投入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库存臃肿、低效、冗余,人们沉浸在庞杂混乱的教育产品中易产生疲倦、焦躁、麻木、冷漠等不良情绪,美好生活教育在这种情绪渲染下无疑被抽离得所剩无几。因此我们要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复制产品制作,推崇教育精品创造,通过“去粗取精”式的内容变革使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识引导能够得到有效渗透,获得美好生活的知识技能教育能够得以高效传播,提升人们美好生活感悟的审美教育能够实现不断拓展。

3.由重视内容的先验性向重视内容的现实性转变,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活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习惯从经验出发采用内省思辨的办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从概念到概念、从内容到内容、从范畴到范畴的演绎推理,先验经验和文献梳理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来源。美好生活既是一种未来的理想追求,也是一种现实的当下体验,回归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生存状态是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在帮助人们追寻美好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自身要具备强大生命力,而且必须要融入现实、渗入时代、深入群众,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现实生活为基、以人民诉求为根、以传统文化为脉、以世界文化为轴促进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并且要加强对于公共化理论的研究,获得公共化力量的支持,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把控能力和现实解题能力的基础上凸显它的理论魅力和现实“魔力”。

(三)方法转型:创新转型方式,实现高效转型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质科学,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有效。

1.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棱有角”。

新时代人民诉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不同的人对于美好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展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思想困惑与精神焦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深化“精细化”的发展理念,克服过去“一锅端”的粗放型教育取向,对于教育对象的教育要进行分层分类,因材施教。尤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要克服过去教育内容重复、教育衔接不当、教育过程断裂的突出问题,仔细分析和细致研究适合本硕博三大学段和每个学段各个年级学生的教育方法和德育模式。通过把握学生精神诉求和发展实际“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从而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体验美好生活与创造美好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由理论灌输向实践养成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滋有味”。

美好生活指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关注理论的灌输与道德的教化,更应重视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使人们能够真正在与人为善、贡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美好,体悟幸福。在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建设功能多样、独具风格的实践育人基地,努力打造内含文化理念、彰显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主动开展诸如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重走长征路,学雷锋做好事等实践活动,使人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认知,体悟到生活的智慧与实践的美好。同时要改变过去枯燥玄奥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要多融入时政热点、民生焦点和中国故事等时代性信息和通俗化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情理交融、引人入胜。

3.由文本叙事向图像叙事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声有色”。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课程网站、慕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繁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文字通过音像、动漫、图片、游戏等多种表达方式转化为具象有趣的动态视频图像,变文本式的理念传输为图像化的感性表达,变单一说教为有温度、有感情的趣味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由图像的渲染和修饰得以多样性呈现和广泛性传播,并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中融入人民的精神生活,唤醒人民的美好生活希冀。

(四)主体转型:改进转型模式,实现平稳转型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体性的因素,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和互动共进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模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破题要义。

1.模式转化

由主体——客体型向主体间性转变。缺乏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不美好的,更不要说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传统主客二分的单主体模式中走出来,着力打造以“对话”和“交往”为核心的主体间性关系模式,努力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的平等自主和双向互动,从而使双方能够真诚相待、袒露心声、心灵交融,共同面对现实生活、探讨生活问题、享受生活乐趣,在平等对话和教学相长中化解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出现的种种心理苦闷与复杂矛盾,使之拥有幸福生活的愉悦体验,更好地感受与体悟美好生活。

2.供给侧

更好满足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方面,要加强供给主体的多元协同。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优秀学生代表形成高校育人合力,联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系统里的权威专家、道德模范人物和学生家长等他组织人员共同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系统,并且要加强供给主体间的过程衔接和空间配合,努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方位联动”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另一方面,要提高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教育主体要在加强自身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时政热点、关心社会焦点,把握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矛盾点,要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社会一线、人民身边,不断“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8] 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3.需求侧

引导教育对象形成合理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冲破传统社会本位的思想禁锢,同时也要防止落入个人本位的精神窠臼。过分追求个人欲望,脱离社会实际,美好愿望的追寻终将会成为一种“不美好”的梦幻泡影,唯有张弛有度,心中有界才能成就美好,脱离现实、一味贪婪只会葬送美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于人们需要观的引导,廓清模糊需要,纠正错误需要,调整不当需要,帮助大家树立合理的、与社会发展同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9] 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