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风采]武汉大学近年来社科工作亮点

2019-04-26 16:22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武汉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2016年,学校以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为学校首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给予优先支持,并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

学校集成哲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等多学科优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协同创新研究,在国内开创“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先河,培育建设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 “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并与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汇聚全国44家单位近百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编纂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集纳了2094个条目共260多万字,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代表性著作、代表性人物、紧密相关的思想流派等,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卷本900多万字的《李达全集》,为推动李达及其思想研究,提供了翔实而权威的文本资料,为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纂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是我国首部从整体性视角进行编纂的大型马克思主义辞书



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编撰完成的《李达全集》为李达思想研究提供了最准确、最完整、最权威的文本,填补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文本整理与研究的一项空白


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涵育精品项目成果

学校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现实问题谋划重大课题,组织集体攻关。2014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大科研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大力弘扬优良学风,鼓励学者潜心研究,推动理论创新。2014年以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0多项,其中:《唐长孺文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研究》等34项成果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主体生存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等183项成果分别荣获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届获奖总数均居湖北省高校第一位。此外,还有很多著作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文社会科学主体意识、创新能力、研究质量不断提升。



我校5项成果分别获第六届(2013年)、第七届(2015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三、锻造珞珈智库方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即明确提出“智库锻造”战略。2015年,中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学校强调高起点、深谋划、重实效、创品牌,全方位打造立体化的“珞珈智库方阵”,形成了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为牵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为骨干,各类学院(系)属研究机构为基础的立体智库体系,瞄准国家和地方亟需、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开展前瞻性和针对性研究。


2015年12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


由武汉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主动服务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维护,全程参与了钓鱼岛、南海维权斗争,在每个关键阶段都提交了直接、管用的咨询报告,核心成果在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外交斗争中发挥了重要和关键性作用。2016年6月,该中心联合荷兰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在海牙举办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研讨会,与会各国专家对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裁决的合法性提出普遍质疑,对强行推进南海仲裁给国际法治造成的伤害发出警告,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为我国在仲裁结果公布后进行舆论反击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宣部、外交部、国家海洋局多次致函学校,对上述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2015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围绕“国际法治与中国主权安全”“全球治理与国际民商新秩序”等问题,为有关部门参加国际谈判、实施WTO协定等国际条约、修改国内有关立法提供了大量咨询报告并得到采用,先后有十余人次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谈判,站稳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强音,维护中国利益。

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积极服务国家统一大业与和平稳定大局,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遏制“法理台独”、推进内地与港澳地区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努力作为。2016年以来,该中心围绕“港独”势力和香港激进本土主义兴起的问题,提出运用法治思维、以基本法和香港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遏制“港独”的方式路径,引起香港各界特别是部分本土派人士的关注,对于澄清、宣传中央对港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还通过培育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梳理中华文化的生成发展、研究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中国语情监测和语言能力的新途径等,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献计献策。此外,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发展研究院等共建平台都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所倚重的重要智库。2017、2018年,学校与光明日报联合分别举办以“新时代、新理念、新体系”和“聚焦新时代文化强国”为主题的珞珈智库论坛,聆听时代声音,回应现实呼唤,引发强烈反响。

2014年以来,学校提交的1000余篇咨询报告被各级政府和国际组织采纳,其中40余份咨询报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签批;参与了国家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关重要战略文本的研究起草;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学术报告、演讲数千场,一大批研究成果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6年6月26日,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联合荷兰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在荷兰海牙举办“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研讨会”,对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裁决的合法性提出普遍质疑,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四、深化学术交流对话,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学校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2014年以来举办文科各类学术讲座、学术会议1000余场(其中高端学术讲座“珞珈讲坛”66场、“长江论坛”67场 ),营造了砥砺思想、交流学术的浓郁氛围。校内10余种学术期刊协同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评论》和《图书情报知识》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期刊资助计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百强期刊”,已形成具有武大特色的文科学术期刊方阵。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学术之伴计划”,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开展“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动态追踪”,推介外译学术成果,支持主办SSCI期刊《中国国际法论刊》,并陆续培育出刊《中国环境法学》《简帛》《全球健康研究与政策》等国际期刊,以武大文科学者学术思想传播为主体内容的“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海外学术周”分别于2014年、201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举办,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反响。2015年以来,我校ESI社会科学总论持续保持在前1%,并在全球进入前1%高校中的位次不断提升。

2016年9月21日,由湖北省委办公厅与武汉大学共建的首家党内法规实体性研究机构——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2017年6月28日至7月3日,武汉大学第三届海外学术周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中外学者围绕“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