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畅:到问题产生的地方去调研

2019-07-12 10:33   《长江日报 》   ​肖畅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谋事”与“成事”,都是在讲怎么干事创业。结合工作搞调研,要多到矛盾和问题突出的地方去。

工作有轻重缓急,调研也有聚焦。在一定的时间,工作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核心的、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弄清楚这些,都是为调查研究提供“课题”。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上来,要推动问题解决,所以问题在哪里出现,就要到哪里去调研。

具体到城市发展来谈。有些问题是关乎城市改革发展中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是说只有主要领导干部需要调查研究。譬如全局性问题看似宏观,但涉及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观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具体到每个岗位都是如此。着眼于城市发展宏观长远问题多进行调查研究,思维就不会“瘸腿”,理解和执行政策才能更到位。

有些问题是制约发展突破的“硬茬”。城市发展升级,尤其是在更高的起点谋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改革推进,都是啃掉一个个硬骨头。啃硬骨头不只是“硬啃”,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摸清楚事物发展规律,从而找准工作切入要害。

有些问题,出现在与新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近日有一则案例:大庆市由“办证”改“备案”,为网约车管理提供新选择。从“办证”到“备案”,就是前置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但说来容易做来难。这一管理方式的转变,背后就涉及大量调研工作,譬如了解并分析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上班族的身份和出行特点、交通运力需求特点、城市布局情况等等。调研的目的,是根据城市的特点,出台符合共享出行新业态的政策。

共享出行,是城市治理中面临的新问题。新事物怎么管,不能靠老经验、老办法,这就要开展调查研究,从问题中破题,从问题中找答案。从“办证”到“备案”,看起来监管部门是放手了,但“放”得一点不轻松,因为要“管”的事越来越多。正是大量的调研工作,为这样的管理转变赋予底气。在这个过程中,调查研究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所谓改革突破、发展创新,正是要求人们经常把自己“代入”未知领域,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学习状态。在这个语境下谈调查研究,更能体会它是怎样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而绝不是“采风”。调查研究是工作方法,作为工作方法,工作中哪里产生了问题,就要到哪里去调研,具体来说就是多到城市发展和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去调研,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调研。

肖畅 专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