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朵“金花”绽放抗“疫”一线 ——山西援鄂医疗队天门组速写之十二

2020-03-02 11:20   云上天门  

在家里,她们是贤惠的妻子、温婉的母亲、孝顺的女儿;在战“疫”一线,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勇往直前、雷厉风行。

她们,是山西援鄂医疗队天门组整建制接管市一医重症三病区里的“娘子军”。她们,年纪最小的才23岁,年纪最大的已近60岁。她们用柔弱的身体,竭尽全力为生命护航,为我市疫情防控构筑起坚实的壁垒。

闻“疫”而动,70朵“金花”占据队伍四分之三

驰援显大爱,晋鄂结深情。

自1月底以来,山西省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先后派出4批医护人员驰援我市,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2月25日,医疗队在市一医整建制接管重症三病区,董红霖、薄建萍、王蓓、薛村水、李彦红、李虹等专家带领医疗、护理、院感三个专家组近百人的医护团队,实施分区管理、分级诊疗、医护一体化,其中“娘子军”就有近70人,占据了整个队伍人数的四分之三。

她们有的家中有年幼的孩子或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有的自己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是在疫情面前,大家都能心无旁骛,将所有困难一一克服。

今年57岁的薄建萍是驰援我市的第三批医疗队专家之一,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2月14日中午12时,她所在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紧急安排医护人员下午13时30分出发驰援我市,身在工作岗位的她没有片刻犹豫,赶紧通知丈夫为她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就踏上了征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天职。”她说。

36岁的护士樊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汶川地震时就想到一线去支援,可惜有孕在身未能成行,深感遗憾。“我是一名党员,必须冲在前线。”这次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

“能有机会来支援,也是为国家作贡献,我感到很开心也很荣幸。”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贾媛表示。贾媛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半,在收到这次援鄂通知后,她第一时间报名。“我妈妈也是学医的,她和爸爸都很支持我,出发时他们都为我感到骄傲。”

勇敢战“疫”,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战“疫”形势严峻,“金花”勇往直前。

山西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市一医重症三病区后,经过短期的熟悉环境,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按照“一人一策”的要求,对诊疗方案严格把关,实施分区管理、分级诊疗、医护一体化,值班医生和护士“一对一”紧密衔接,配合作战,护理人员发现紧急情况及时通报,专家随叫随到紧急开展救治。

“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太了不起了。”董红霖告诉记者,薄建萍来天门后没几天腰疼的毛病就犯了,她顾不上休息,强忍着疼痛,每天坚持到病区查房,指导医疗救治工作。

由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全部集中在市一医重症三病区进行治疗,医疗队工作环境之险、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队员们不惧风险,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整建制接管市一医重症三病区的第二天,医疗队专家李虹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体征异常,有胃穿孔的迹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有可能导致腹腔感染,危及生命。由于医疗队刚刚接管,病区设施设备还不够齐全,而此时已是凌晨2时,李虹迅速联系专家组成员,并紧急调配设备,对患者进行了及时救治,防止了患者病情的转重。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感受到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李虹还特意组建了“患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们互相加油打气,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战胜病魔。

“别害怕,有我带着你们!”这是护理组领队赵肖娜对医疗队37名护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赵肖娜今年44岁,1997年参加工作,在前线抗击过非典,也参加过矿难救援,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来到天门后,她迅速适应环境,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其他护士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之余,赵肖娜细心了解护士们的工作情况,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落实好解决方案,经常忙至深夜,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

“天门是一个温暖的城市,我们在这里,吃住都安排得很细致,还有‘一对一’的志愿者服务,后勤保障很到位。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疫’。”医疗队队员们纷纷表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