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威:电影,让思政课更精彩

2020-03-18 10:55   《人民日报》   杨 威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青年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一部优秀电影,不仅可以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也能带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同样可以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可以与思政课第一课堂交相辉映,甚至让思政课插上艺术的翅膀,将思政课所传达的真与善,升华到电影艺术所追求的美的境界。

一、从《重生》到《一堂思政课》

2019年9月刚开学,党史纪录片电影《重生》走进武汉大学。学校组织了全体军训学生在武汉大学梅园小操场集体观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每个周末,梅园小操场就会放映露天电影,它几乎记录着校园电影放映的全部历史。1983年出品的电影《女大学生宿舍》,是由武汉大学校友编剧并以武汉大学作为主要取景地。直至今天,在梅园小操场观看这部电影,已经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毕业生离校前的重要仪式。电影《重生》一帧一帧地记录着党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7000多名新生坐在小板凳上凝神观看,他们时而鼓掌、时而欢呼、时而落泪。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我熟悉的大学时代,同时真切地感受到,校园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并未远离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商业院线和娱乐大片,而且也需要有校园院线和教育大片。

2020年3月,正是往常已经开学的日子。但是,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汉大学校园和武汉整座城市变得空空荡荡。当思政课主题电影《一堂思政课》线上放映,梅园小操场观看《重生》的画面再现时,武汉大学师生们既惊喜,又感动,同时也备受鼓舞。很多师生都觉得,这堂电影思政大课,原来一点也不说教,一点也不枯燥。它记录着思政课教师们的教学探索,记录着同学们的学习感受,记录着师生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温暖瞬间。而更为特殊的是,它记录着疫情发生前的美丽校园和城市,更增添了武汉大学师生回“珈”的向往和战胜疫情的力量。长时间宅在家里,大学生们看过很多电影、追过很多网剧。但是,在这个时期,也许正是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令人难忘和记忆深刻的。真正的思政大课,是可以进入电影的,也是可以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

二、从电影观赏者到微电影创作者

大学生们由电影的观赏者变为创作者,可能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微电影、微视频的创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是,如果让他们来进行以思政课为主题的微电影创作,会得到响应吗?回答也是肯定的。

2017年始,武汉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举办首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创作活动。该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届。第一届共收到156所高校报送的191部微电影作品;第二届共收到来自247所高校的270部微电影作品;第三届共收到294所高校的325部微电影作品。赛事的规模和覆盖面,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扩展和提升。大赛组织大学生评审、专家评审进行评奖,并在武汉大学标志性建筑——樱顶老图书馆举行现场颁奖礼。各高校报送的作品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青春阐释,获奖作品用大学生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演,生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美好畅想与真心喜爱,形象表达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理解与感悟。获奖作品《青年毛泽东》,以历史剧的形式演绎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与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等大批优秀青年组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进步青年团体——新民学会的故事。活动所评选出的优秀微电影作品,主题涵盖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与人生发展问题,制作水平精良,艺术水平较高。其中对校园贷、共享经济、精准扶贫、诚信、信仰、亲情等问题的思考,体现出大学生们的独特角度与思想深度。获奖作品《拼命的理由》,展现了两位主人公走访贵州遵义团结村,用镜头记录团结村人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影片画面清新,情节感人,演绎生动。很多的作品也表达了对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优秀事迹的讴歌,展现出了大学生们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认同与改进愿望。

在组织该项赛事的过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是有着非凡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的。只要善于运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体性,就能激发他们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和载体,不仅便于制作和传播,而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集体创作、分工协作中,大学生们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由“剧外人”转变为“剧中人”,由“看故事的人”转变为“讲故事的人”,讲出了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真、善、美的故事。

三、从剧场到课堂

电影是一种剧场艺术。它把生活变成艺术,通过艺术形成一个理想的,可以让受众去欣赏、娱乐、思考的剧场。而教学,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但是它必须是真实的、沉静的。思政课的课堂,尽管我们希望它能多一点艺术的活力和感染力,但是不能由此走上追求剧场效应的误区。围绕着思政课主题的艺术创作、电影创作、微电影创作,如果仅仅局限于剧场,止步于“剧场效应”,就无法真正长久地释放其艺术魅力和教育影响力。它们既需要从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从真实的课堂中来,又必须回归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使我们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年来,武汉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在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形式更好连接新时代大学生方面,进行了很多摸索。我们制作了思政慕课、“光明”微课,结合重要的事件和时间节点开展微视频创作活动。年轻老师们以“跨学科+思政课+互联网”的理念,推出思政课谈话类节目——“马上见”,广受学子们欢迎和同行的点赞。这些探索有一个共性,即都是教学视频的呈现和互联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在摸索中,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技术和教学形式必须变,既应该有技术层面的改进,更应该注重内容供给的丰富,还应该有接受美学的意识。而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生活化的统一。只有将教学的技术探索和艺术创作,同课堂教学和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所以,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同任何真正有生命力的电影作品创作一样,思政课也是需要潜心耕作、精心雕琢的。那些华丽的形式,尽管会让它收获短暂的掌声,但课堂的质感、教师的素养、思想的凝练才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讲好思政课的故事。只有以这种理念为指导的主题电影创作,才能让思政课更精彩。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 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