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影像日记】70余天的坚守

2020-04-07 08:50   湖北日报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席卷武汉,人们正准备迎接新春佳节到来之时,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因疫情而按下“停止键”:在1月23日上午10时,封闭所有离汉通道。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湖北日报的摄影记者,我不能缺席!

从1月23日封闭离汉通道开始,我就在岗行使一名党报摄影记者的责任使命,用相机记录这次疫情中的珍贵影像。连续9天奔跑在江城武汉的街头巷尾,直击武汉封闭离汉通道后的城市形态及市民的生存状态;从1月24日开始,紧盯位于武汉蔡甸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1月26日开始,每天坚持盯守跟拍“火神山”医院和位于江夏区“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度,拍摄了大量“火神山”、“雷神山”两座战时医院建设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见证了这两座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

2月中旬,镜头聚焦下沉社区的各级党员干部、各方志愿者团队、社区工作者等等,记录了一批“90后”、“00后”年轻一代在疫情之中的使命担当。

3月中旬以后,主要记录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的陆续返程,复工复产等,3月底记录武汉重启等各方面准备工作。

4月初,离武汉解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明显感受到春回江城的景象。街头巷尾、汉口江滩、东湖绿道等地,市民的活动多了;各大商场、商业街的重启开业,江城武汉又见繁华。

1月23日17时,武汉汉口火车站已经封闭,广场上保洁员正在清扫。

1月28日,大年初四。武汉封闭离汉通道第六天,终于迎了阳光明媚的一天。东湖绿道上带着口罩徒步、跑步和骑行的人们。

1月29日,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晚上施工人员正在吊装拼装箱式板房。

1月30日19时10分,武汉市武昌楚河汉街,一市民在双湖桥上用手机拍摄汉秀剧场上“武汉加油”四个大字。

2月1日,俯瞰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全景,当日已完成施工总量的60%。

2月1日,在火神山医院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拼装板房。

2月4日,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们放弃春节休假,与时间赛跑,抓紧分秒抢工程,24小时连轴转,目前总体建设进度已接近尾声。

2月14日23时至2月15日凌晨1时左右,在G42高速蔡甸服务区,江城潜水公司的志愿者团队成员,正组织叉车拖车冒着狂风大雨转运84消毒液的工作。该批10吨84消毒液是锦州四海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捐赠给武汉市洪山区的防疫消毒物资。

2月28日下午5时零8分,武汉市江夏区雷神山医院办公区传来甜蜜的歌声,由雷神山医院、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联合为上海仁济医院护士于景海和周玲亿举办了简短的婚礼。于景海是仁济医院肝移植监护室护士,周玲亿是该院消化科护士,二人均为“95”后,原本婚礼时间早已定下,疫情发生后,他们双双奔赴雷神山医院一线抗疫。

2月29日,在汉口香港路,街头三口之家戴口罩的雕塑提醒市民注意新冠肺炎病毒防护。

3月5日下午,东湖磨山樱园内,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广东省第16批援汉医疗队的十几名医护人员。短暂休整的医疗队员徜徉在粉红色的早樱树下,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据该队支队长罗福如介绍,广东省第16批援汉医疗队共有队员102名,年龄最小的20岁。

3月18日,武汉高铁动车段存车线上停满了动车组,在夕阳余晖下静静地等待着重启。

3月23日,汉口吉庆街群雕中不时穿插着市民,或坐或站,分不清是雕塑还是真人。

3月23日,寂静的汉口沿江大道夜色。

3月24日中午,位于武汉开发区的东风乘用车总装车间内,复工人员正在统一食用送来的盒饭。疫情防控期间,每名员工之间相距2米,每一个小板凳上都标有员工的姓名工号,有序对号入座。这是这一特定时期的特别工作餐。

3月25日下午,武鄂高速武汉龚家岭站进入武汉车辆络绎不绝,车辆排队进行逐车人员信息查验及体温监测。从当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恢复除武汉市以外的省内外旅客列车秩序,解封武汉市以外所有铁路车站的到达出发通道。

3月30日,武汉汉街重启开街。市民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合格后可进入汉街及万达广场等商业门店购物,为武汉城市解封做好准备。

4月2日夜,中国一冶建设者正在武汉普仁医院新建医技综合大楼项目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快项目施工进度。施工现场四台混凝土罐车轮流进出,19层作业面聚集着数十名工人振捣混凝土、推泵,此次浇筑总方量达300立方米。该项目是重点民生保障工程,是武汉市首批复工的项目。

4月3日,武汉市江汉路商业步行街部分开街。街上的封闭围板还没有完全拆除,顾客购买小食品,小店老板只能站立举牌扫码支付。

4月4日10时,长江航务管理局服务社区抗击疫情党员突击队队员在武汉市沿江大道值守点附近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