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冲刺 武汉加快复工步伐

2020-04-08 08:30   湖北日报 长江日报  

武汉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新办法

首期200亿元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

日前,《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就武汉首期200亿元贷款规模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名单的确定和分发、纾困专项资金贷款审核与发放、纾困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监督与管理等内容予以明确。

《办法》明确,纾困专项资金支持对象为:在武汉市依法登记注册的,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型、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是原本经营正常,但受疫情影响而产生暂时流动性困难,经过帮扶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的中小微企业。

工业类、服务业类、商贸业类、农业类企业分别由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收集名单,并将符合规定的企业名单发送至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会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通过“汉融通”平台将企业名单分发至各银行。

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属行业,向各区经信、发改、商业、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区行业主管部门上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市级纾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名单。同时,企业在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简称“汉融通”,网址https://hrt.wuhan.gov.cn)注册,并提出申请贷款需求,企业和有关监督部门可在线跟踪贷款审核发放进度。

对符合贷款支持条件的企业,银行提供利率不高于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50个基点,期限不低于1年的优惠贷款,并采取快速审批流程。原则上单户企业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内,制造业企业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鼓励银行积极发放低于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贷款。

对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纳入纾困资金支持名单企业获得的本市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发放贷款,武汉市均给予100%贴息,最长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采取“先付后贴”,即企业先行支付利息,再由银行将企业实际承担的利息报市金融局初审和公示,市财政局复审后将贴息资金拨付给经办银行,由经办行将贴息资金拨付到企业账户上。

(来源:长江日报)

锐科激光拉动25家供应商全部复工

激光是最亮的光,也是最快的刀,而光纤激光器此前一直由国外进口。位于武汉的锐科激光,率先逐步实现了从低功率到高功率的光纤激光器产业化。

“我们的产品断供,大批工业企业将无法正常生产。”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介绍,这就要求企业全力以“复”。但,3月下旬企业复工复产后,由于批复复工的人员较少及供应商均未复工,导致企业产能不足。经政府部门协调,相关企业积极“逆行”,锐科激光上下游25家企业在一周内全部复工复产。

最快的“光刀”少不得光开关。“声光调制器是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元器件,一台激光器对应一个器件,这个器件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光开关,没有它的话,激光器无法出光,也就无法正常工作了。”光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威介绍,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声光晶体、声光器件等产品,主要用在光纤激光器、光纤传感等领域,是锐科激光等的上游企业。

3月中旬,光奥就为复工复产做准备,“八成员工都不在武汉,人员到岗比较困难;同时,也一直拿不到复工复产的批文”。

“经锐科协调后,政府指导我们补充申请材料,对疫情期间复工的防控预案进行完善,对防控物资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做了细化。”王威介绍,达到各方面标准后,复工审批通过。复工后,光奥累计给锐科供应4批货,目前供需正常。

两地联动打通光谷科创大走廊。“工业机柜对于光纤激光器公司来说,是产品的基础骨架结构件,相当于建房子时的钢筋水泥,光纤激光公司所有的光纤元器件及电子设备,均须装入其中,才可构成其为整机产品”,武汉明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久能介绍,最初,复工复产的难点主要是人员返岗难,因为没有拿到企业所在地——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当地防控指挥部可提前复工的批文,人员无法返工。在下游主要客户锐科协调下,位于光谷科创大走廊上的两个城市政府联动,最终企业获批复工,人员凭有效健康证和复工证明得以通行。

明科机电四川籍员工返汉,最初没有到武汉的高铁,员工坐一天一夜慢车到鄂州之后,企业再开车接员工返厂,一周内人员全部到位。

3月23日,该企业人员当天到岗率98%、产能恢复为100%,上周已为锐科提供了1000余套激光设备机柜。

龙头企业带动整条产业链突围。“声光调制器,是激光器的核心器件之一,以前主要从国外购买,锐科推动了一系列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产品价格大大降低,使用范围更广泛、更便利。”王威博士介绍。

“与锐科激光合作后,两家企业相互支持,形成了非常紧密的上、下游专业产业链配套,仿佛鱼水关系。”周久能说。

“如果连一颗螺丝钉也要从海外进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闫大鹏说,7年前,锐科通过自主研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突破核心技术,生产出我国首台万瓦激光器,使我国跃进并成为掌握该领先技术的国家,其间一直着力研发光纤激光器及其核心元器件和材料的关键技术,最终实现了光纤激光器上游产业链的垂直整合。《2020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锐科激光仍居市场第二。

闫大鹏介绍,清明节后员工陆续到岗后,企业产能有望在下周回升至80%,“保质保量完成订单交付”。

武汉工控推演复工复产“危”“机”转换

从智能测温仪到防护服、口罩,再到传统物业服务延展出来的各类定制服务,武汉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工控”)在复工复产之路上,一边有序重启主营业务,一边快速切入新兴领域,生动推演了“化危为机”的多种可能。

智能测温仪外销川粤苏。4月6日上午9时,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工控集团总部一楼大厅,面前一台大显示屏上立刻出现记者的影像,头部上方标示“36.1℃”。与众不同的是,这台智能测温仪是工控集团的“自家产品”。

疫情期间,工控集团共有1258名干部职工下沉,智能测温仪正是下沉的产物。2月17日,集团下属武汉工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奉命下沉支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康复隔离治疗点建设和管理工作。一群技术控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快速研发出亘星智能测温仪。测温仪采用前端双光谱高精度温度探测感知摄像头和大尺寸智能一体机触摸双屏,可在2米内瞬间智能捕捉人脸,被测者无需停留,也不用专人操作,同时检测10人,如有人体温超过37.3℃,系统立即进行语音异常报警。

工控研究院3月18日正式复工,亘星智能测温仪经过研发、技术、生产人员共同努力迅速实现量产,到3月31日每天产能达到50台。工控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根据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不同需求,研发人员不断优化使用场景,在数次迭代更新后,智能测温仪主要性能进一步提升,接通WIFI后还能扩展外接实现人脸门禁、考勤管理等功能,而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一半。正式产品一经推出即大受欢迎,目前已在汉口银行、武汉市公积金中心、国创大厦、大智无界空中小镇创意产业园、中信建筑设计院、中央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湖北工建集团等60多家单位投入使用,并外销17台到成都、东莞、苏州、荆州、黄冈等地。

防护服有了“裕大华造”。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裕大华工业园服饰车间内,有一处特殊的区域,身穿防护服的员工们坐在平缝机前忙碌,他们缝制的不是普通服饰,而是防护服。

为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状况,同时为一线下沉社区人员提供防护保障,工控集团下属裕大华公司按照集团部署,于2月份开始全力以赴转产防护服。经过技术人员日夜攻关,首批防护服样品2月24日成功打样。3月3日至10日,3批共1100件定制防护服先后交付武锅集团、亘星资源公司和雷神公司。3月15日,裕大华旗下服饰公司生产的防护服拿到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正式跨进生产、经营一类医疗器械的“门槛”,实现了防护服的“裕大华造”。公司共投入四线机48台、锁筯机16台、平缝机20台、热风压胶机24台,每天产能可达300套。

3月20日,服饰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调整到位,同时压胶机(用于对防护服缝合处进行密封)调试成功。“裕大华造”防护服向医用标准又迈进了一步。公司正在申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和用于欧盟出口的CE认证,引进的口罩机已经调试并试生产,与二类医疗器械(医用级)生产配套的洁净车间已开始建设。

裕大华负责人说,旗下各公司陆续开工,恢复生产,力争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以博奇公司为例,森织(武汉)复工率达到98%,富博和复工率达到95%,复产率双双达到100%。森织武汉团队直面疫情,分工协作,在疫情防控时期,没有一家客户丢失,没有一份定单丢掉,100%保证了交付安全。

撬动传统物业服务升级。武汉工控下属两家物业企业管理着1200万平方米的物业,他们同样在疫情防控期间摸索出了未来的业务新方向。

亘星物业公司800多名在岗员工配合政府对48个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控。为降低对业主生活的影响,公司成立业主生活保供小组,组建“亘星生活服务站”,1月31日率先引进平价菜进小区,满足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保供小组为3万户业主采购蔬菜、肉类、水果、调料等生活物资30余万斤。各物业服务中心还扩大服务范围,为业主“跑腿代办”。

亘星生活服务站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亘星物业也根据市场和业主的需求,挖掘到新商机,将有害生物防疫消杀新业态作为近期工作重点,成立工作组,已完成市场调研、方案策划、组织架构设置、工商营业执照增项、办公选址等筹备工作。

长江物业公司自管物业领域及下沉社区驻点高峰时期单日消杀面积达到218万平方米。公司负责人说,数字的背后是业主的防护及消毒意识提升。公司营业执照已变更,增设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活动、水污染治理等主营范围。市场开发部及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市场,针对复工复产后的商业门店、企业园区、服务区域等提供环境消杀保洁定制服务,同时,主动对接管辖区域的楼宇、公寓及工业、住宅等服务单位,做好复工前的全方位消杀工作,将机遇转化为发展支点,撬动传统物业服务实现升级。

“这次疫情是一次大的考验,也是区分优质物业服务和普通物业服务的分水岭。”这位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着力强化产业链延展服务,聚焦居民生活化服务需求,全面推进智慧物业、居家养老、金管家服务。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

已播栽春季作物百万亩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全部复工,全市已播栽春季作物100.87万亩,1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复工……4月3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农村工作组召开会议通报全市农业农村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等情况。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武汉农村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全面复工复产和春季农业生产上。截至3月31日,该市27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6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全部复工;全市90家水产养殖企业全部复工复产,262家畜牧兽医行业生产企业复工复产253家、复工率97%。

截至3月31日,全市已播栽早春蔬菜、鲜毛豆、鲜玉米、果用瓜等早春作物85.11万亩,加上早稻、薯类、粮饲用玉米、花生等其他作物,总计达到100.87万亩。黄陂区、新洲区、江夏区3个茶叶主产区近8万亩茶园基本复工采茶。全市80家种子企业全部复工复产,970家农资经销门店开业、开业率97.9%,春耕备耕所需种子、种苗、农药、肥料、薄膜等,可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求。农机作业复工复产率99%,全市已投入农机具8049台(套),累计完成机械耕整地面积77.6万亩。

会议介绍,武汉市将进一步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服务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活动,对80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3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对一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对重点项目进度缓慢的区开展督导,压实各区农业农村部门项目主管责任。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