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千方百计深挖就业“蓄水池”

2020-04-24 12:12   《湖北日报》   周 磊

受疫情影响,产业结构、用工需求、生产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深挖就业的蓄水池,应当跳出传统路径依赖,以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应对变化、谋划未来。

就业,事关基本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武汉拥有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保就业任务十分艰巨。

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摆在首位。4月18日,武汉出台扶持个体工商户十二条,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商户供氧输血,从定向纾困贷款、减免租金税费、缓缴社保费用等多个方面,帮助个体工商户克服疫情影响,提升渡过难关的信心和能力。武汉还部署万名干部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助力企业拉订单、招工人、销库存,与企业同舟共济。根据就业形势变化,打好政策“组合拳”,让企业发展得好,就业就能稳得住、有保障。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在已有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政策精准度,加大落实力度。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要全力打通返岗“堵点”,补上复工“断点”,让农民工就业之路更为顺畅,让复工复产真正成为保就业的重要抓手;针对高校毕业生,则需要以变应变、调整思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营造更好的创业氛围。前不久,武汉出台支持毕业生就业的22项举措引发关注。补贴1年社保,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项目资助最高可达30万元;通过扩大武汉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等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些举措,既对现有稳就业政策措施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也结合自身实际有所创新,实实在在为就业创业拓宽了“新路径”。

在疫情中,不少应急、高效、实用的用工模式,让我们看到了灵活就业的更多可能,看到了挖掘就业空间的潜力所在。如不再拘泥于员工属于哪家公司、哪个岗位,哪里有需要,就指派员工到哪里,还可在网上实现用工“淘宝交易”;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的多元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边工作一边在社区团购群当起了“团长”;企业间调剂人力余缺,以“灵活用工”巧妙破解长期存在的“用工难”问题。这些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为特殊时期的市场用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保就业、稳就业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受疫情影响,产业结构、用工需求、生产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深挖就业的蓄水池,应当跳出传统路径依赖,以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应对变化、谋划未来。牢固的经济基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底盘”。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正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能,为保就业提供了无限可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拓宽用工渠道、挖掘就业空间,就能为就业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