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战线一小兵

2020-10-16 08:46   澎湃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而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在全国范围的基层扶贫一线上,始终活跃着一批又一批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扶贫小兵。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小兵——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扶贫办职员王学莹。

扶贫小兵的迷茫:要做什么,从何做起

2018年9月,王学莹来到了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参加工作,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基层扶贫工作。尽管对扶贫工作提前做过功课,可扶贫工作到底要做哪些具体事情?我镇目前的扶贫进度如何?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哪些情况要提前掌握?还要做哪些准备?……面对这一系列疑问和手头亟需处理的事情,初来乍到的她不禁犯了愁。她苦恼了,迷惑了……但她并未退缩,没有放弃。“别人可以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从零开始,从头开始,加班加点也要在一个月内把工作理顺!”她默默地为自己打气。

扶贫小白的觉醒:从根开始,脚踏实地

说干就干,王学莹决定先从同事交接的工作干起。她将所有要做的工作列了密密麻麻的好几张纸:22个扶贫项目、一个连片开发项目、扶贫关照中心、扶贫政策雨露计划……一个扶贫项目就涉及资金收支、项目建设、项目收益、项目分配、项目运营等多项工作,22个项目的工程量何等巨大。可是,“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认真梳理过后,她秉持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从扶贫项目开始,按照村落顺序,在同事的帮助下赶到农经站,把所有的资金往来账目拍照留存、按序理清、打印成册。

扶贫资金的拨放是由上级财政专项经乡镇财税到达行政村,各个行政村在收款后,都要做好项目建设凭证上的应收款、应付款、挂账、支款等账目。这些工作重要而繁琐,往往一天下来头晕脑胀。经过一个月的煎熬,王学莹不仅逐步理清了各项资金的支付程序,而且对每个环节也日渐驾轻就熟,所以农经站的姐姐也不免打趣她说:“学莹,来农经干会计吧,这一个月记账学的也差不多了!”可是王学莹要做的还不止这些,她白天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学习项目管理文件、进行项目现场查看;晚上更是常常加班,把白天的账目按项目和时间分类整理、打印成册,以推动项目档案的尽快建立和完善。

贫困户工作虽然不是她主要负责的部分,但是基层工作环环相扣,她也一直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工作内容,时刻熟悉了解。9月份正值2018年动态调整的时期,她和同事们把45个村都转了一个遍,工作起初新买的车,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跑出了近1万里程。通过实地入户遍访,她也很快地掌握了贫困户的相应情况,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扶贫小白的成长:工作扎实,任劳任怨

义和镇全镇570多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000多人,占整个河口区的50%左右,扶贫项目数量也占全区的50%左右。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工作要求,要想准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大部分时间就要加班加点。在那段时间,王学莹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1点左右,办公室的值班人员熬不住了,就迫不得已厚着脸皮来撵人。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她曾经头疼到无法开车回家,被医院诊断为长时间工作造成的脊椎压迫性神经痛,医生和家人强烈要求她及时诊治休息。但她想到明天的重要检查和工作计划,还是说服了家人,坚持带病在村里跑了整整一天,直到完成阶段性工作后,才请了假去治疗。王学莹说这些确实很苦,可是扶贫工作就是这样,由事不由人,这都是我们必须马上做的,来不得拖延。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王学莹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当成自己工作中的信仰和座右铭。“只要听见贫困户口中夸党好,日子好,我就高兴了,说明咱的工作没白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王学莹作为一名斗志昂扬、热情饱满、干劲旺盛的扶贫小兵,正同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广大扶贫工作者一起,为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如既往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