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垚:重阳文化蕴深情 敬老孝亲品乡愁

2021-10-14 09:4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如约而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原为农时庆典,“九”为“阳数”,日月并阳,“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福寿绵长、吉祥平安,俗嘉其名,渐成佳节。重阳时节是人们回味乡愁、敬老孝亲、祈寿求吉、敦亲睦友的重要时间节点。胜于春朝的秋日,登高赏菊、遍佩茱萸、籍野宴饮、思乡忆友,既可愉悦身心,更能疏解乡愁,祈盼长生久视。以敬老崇孝、回味乡愁为基本文化内涵的重阳节庆,在当今中国的文化构建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重阳节的含义:由“感恩秋祀”演变到“敬老孝亲”

重阳节的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需要祭飨天帝、祖先,以感谢天帝与先祖的恩德,同时举行盛大的籍野宴饮庆贺丰收。秦汉时期,重阳节时逐渐固定,皇宫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举办相应的节庆活动,长寿、敬老等节日主题逐渐融入。感恩天地赐予的秋季丰收与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在重阳时节完美结合,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以农耕立国,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春耕夏耘,换得秋日硕果,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在享受秋收喜悦的同时,也不忘感恩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华先民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在秋季感恩秋祀的传统,庆贺丰收。《吕氏春秋集解》有云:“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秦汉时期,重阳节期逐渐固定,一些约定俗称的民俗事象逐渐固定。《西京杂记》有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这些记载反映了汉代对于重阳节庆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令人长命”表明长寿、敬老等节日主题开始逐步融入重阳节日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于生命长生久视的渴望更为突出,九九重阳的敬老孝亲意蕴更为凸显。《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封建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对于长寿的渴望尤为突出,更将重阳节作为祈求长寿康宁的重要节点,以至留下“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的诗句。此后,重阳节庆的主题逐渐固定,及至唐宋,重阳节达于繁盛,盛世之下虽有娱乐狂欢、借秋抒愁等文化情怀的彰显,但康体健身和敬老孝亲、渴望长者福寿康宁成为了不变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被赋予了新含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再次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因其蕴含浓重的敬老孝亲的生命意蕴,受到特别的推崇与关注,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节日重新复活,并彰显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情怀。

从重阳节的当代重构看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性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度,中华先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已经融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儿女修身立命、立德立言的重要遵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作为蕴含多样精神元素的文化集合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特定文化情怀的涵养和延续具有“节点性暗示”价值。中华孝道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敬老孝亲”特色成为人们纾解“孝道”情怀的重要“窗口”。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中华民族的“尊老”优良传统始终延绵不绝,无论是两千多年前孟子在回答齐宣王治国之道时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尊老”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生活中的“自有存在”。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同一事物”在不同社会形态之下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烙印,受到当时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孝道”虽是“人之初”善心、善性的必然呈现,但是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却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封建统治者禁锢人们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尊老”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权势倾轧、父子血刃“至暗时刻”背后,用以粉饰太平、笼络人心的“遮羞布”。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先进的有识之士对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大加挞伐。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成为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孝道”的文化价值得以彰显,九九重阳节的“敬老孝亲”获得了充足的“再释放需求”。基于这样的综合考量,我们不难发现,在重阳节重新设定“老人节”“老年节”等文化“标识”,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社会基础和民众基础,就传统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启发意义重大。

重阳敬老与乡愁记忆的情感共振

重阳节在两千年的时光岁月中代代传承,其文化意蕴如同一缕特别的清风吹进中华儿女的心田,层累叠加的民俗文化事象日益丰富,登高、宴饮、赏菊、配插茱萸、食重阳糕等不同的重阳节俗符号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着民众对重阳节的文化认同。除此以外,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阳节所独有的寄托乡愁的功能显得尤为突出。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自古以来乡愁的记忆始终是萦绕在异乡旅客心头难以割舍的情节。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都是这种乡愁情节的文化记忆。唐代诗人王维在农历九月初九日身处异乡,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篇。卢照邻亦写下“九月初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的不朽佳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多少人将故乡的那山、那水、那老房子、那口老井……收藏在梦中,怀揣梦想走进城市,面对回不去的故乡,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游子思亲、思乡便愈发浓烈,记忆中的乡景似乎愈发清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老人也跟随子女进入城市生活。老人进入城市,城市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变;对子女而言,家乡父母的到来,则意味着乡音的回响、乡味的重塑、乡情的重温。从这个层面上讲,敬老崇孝的人生实践过程或是在重拾乡愁记忆的轮回,重阳敬老与乡愁记忆在重阳节这一特定的时空节点里得以共振、共鸣。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传统节日是我们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节点”,关注传统节日是关注“人”的重要体现。漫漫人生路,最重是桑榆。百善孝为先,枝叶总关情。孝为立德之本、成才之始、人伦之基。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作为以敬老崇孝为核心文化标识的传统佳节,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依然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人们进行自我调节、构建和谐有序人伦关系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