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点亮乡村的灯

©原创   2022-05-22 18:47     

罗田希望小学是湖北省第一所、全国第四所希望小学。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虽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崇山峻岭,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总是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校园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专题:《是这个理》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46期:点亮乡村的灯。31年来,这所用爱心砌起来的希望小学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它和其他希望小学又有何不同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刘晶晶老师的脚步,走进大别山,看看大山深处这片希望的田野,是如何播种和收获的?

家庭贫困读书难 教师关照续学业

11岁的谢汇是罗田希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的她,却让校长方荣有点操心。三年前,谢汇的爸爸中风后,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谢汇的妈妈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年忙活下来,收入还不到一万元。就算有低保,要养活三个孩子也十分艰难。家庭突遭变故,小谢汇懂事得让人心疼,摘菜、做饭、洗碗、扫地,只要是她能干的家务活,她都会主动帮着干。小谢汇说,她现在的梦想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看着谢汇,方荣也仿佛看见了那个曾经在困境中求学的自己。和谢汇一样,19年前,方荣也在罗田希望小学读书,家境贫困的她也曾得到班主任张新桥的悉心关照。那时,方荣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大家子人全靠父亲在工地做工养活,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方荣差点面临辍学的困境。张新桥得知这种情况后,便不断的鼓励方荣坚持完成学业,个人还为她垫付了两个学期的学费。老师的关心和善举点燃了方荣发自内心想改变命运的梦想。看着孩子们明亮的目光中闪动着对未来的渴望,张老师和同事们就没法漠视,早在2006年《新教育法》实施前,罗田希望小学的老师们,几乎都为困难学生垫付过费用。

播撒希望迎春天 收获梦想筑未来

落梅河公社中心小学是罗田希望小学的前身,土砖搭建的房子无法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教学环境十分落后。山里孩子们的家,大多远离学校,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上学,路上得花费一两个小时,午饭大多是从家里带来的干粮、米或者红薯。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希望工程公益事业,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大别山深处的落梅河公社中心小学进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考察之列。在知名企业、海内外友人的共同资助下,1991年6月1日,全国第四所、湖北省第一所希望小学——罗田希望小学落成。

当时已经是国家实施免收学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第5年了,但罗田县辍学的孩子依然很多,大多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无法支付书本、文具等费用。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辍学,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去学生家里走访,普及国家教育政策。通过不断的努力,许多像方荣这样的贫困家庭孩子得以重返课堂,继续学业。2006年9月1日《新教育法》实施,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不仅免去了学杂费和书本费,还给农村住读生免住宿费,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上学成本,罗田希望小学真正实现了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乡村孩子不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成才铭记母校恩 回乡助学担重任

2006年,曾经就读于罗田希望小学的方荣考上了师范,飞出了大别山,但让张新桥意外的是,3年后方荣又回到了罗田希望小学。原来,在读大学时,方荣就经常听张老师提起学校十分缺乏年轻教师,于是毕业后她决定回到母校任教,与张老师一同教书育人。就这样,2009年9月,方荣回到了母校,担任五年级63个孩子的班主任,在师资最紧张时,她一学期甚至要备9门课。除此之外,她还要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图书管理员、女生宿舍管理员等职务,特别能吃苦。

2010年,不怕吃苦的方荣又给自己加了一个担子——给两个教学点送教。其中,松子关村教学点在湖北和安徽交界处,离希望小学有10多公里。一次到松子关村教学点送教途中,因为冬天路面湿滑结冰,方荣的摩托车失控,连人带车摔到了山沟里。她强忍疼痛爬起来,在村民的帮助下才抬起摩托车,硬是推着车子一步一挪,赶到教学点。每当来到教学点,面对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方荣没法停下,哪怕是后来怀孕生子,她的送教工作也都还在坚持。随着参与的工作越来越多,方荣越发感觉到城乡学校的差距,她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希望小学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

2011年,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荣和同事们依据政策积极进行争取。2012年,希望工程给罗田希望小学配备了“希望厨房”,改善了学生们的伙食。这些年,学校不仅翻新了校舍,还铺设了塑胶操场。在湖北省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的支持下,学校也有了音乐教室,老师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当起了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同学们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十年坚守育人梦 薪火相传永不息

2018年,28岁的方荣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成为罗田希望小学的校长,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首先就是面临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刚上任的第一个暑假,就有13位老师离职。为了解决基层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和2015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支教,以改善乡村教育的师资状况。针对本地乡村学校缺少教师的问题,2017年,黄冈市政府出台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委培方案,由黄冈师范学院每年定向委培100名全科教师,毕业后由所在县、市、区派遣到农村学校任教。

23岁的晏棋就是黄冈师范学院定向培养的“小学全科”师范生。2021年,晏棋回到母校罗田希望小学任教。晏棋是方荣的学生,2011年,晏棋读六年级,转学到罗田希望小学,一开始她不适应陌生的环境,是方荣给了她细致的关怀。有一天,早上学校停电,方荣带着孩子们到国旗台下就着晨光早读,阳光洒在老师身上,散发着闪耀的光芒,正是那一刻深深地印在了小晏棋心里并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高考后,晏棋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小学全科”教师志愿,也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熟悉的母校任教。“传承”奇妙地发生在三代人之间。如今,越来越多像晏棋一样对教育怀有热情和理想的年轻教师走进了乡村学校。2009年,罗田希望小学一到六年级只有11名教师,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如今,学校已经有28位教师,其中20位教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下。优秀的年轻教师来了,怎么留住他们呢?这成了校长方荣持续思考的一个问题。

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团建活动、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班、分享教学经验、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教育的质量,更多的年轻教师愿意留下长期在这里工作。方荣也越来越坚信,好老师会因理想信念而来,也会因价值观念而留。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建校31年,从最初只有300名学生,到现在的600多名,罗田希望小学已经桃李遍天下。近年来,学校还被评为“全国模范希望小学”。2019年3月18日,回乡任教10年的方荣,还作为湖北省7名教师代表之一,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31年来,罗田希望小学的教师们薪火相传,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努力的学生,用智慧播撒每一颗希望的种子。一粒种子,一片希望,这些种子已经发芽,正在努力生长成为参天大树。未来,它们将在同一片蓝天下,努力吸收更多的阳光雨露,而它们也将荫蔽更多的山村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