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学院谢晨:十里桃花不如“她”

2022-07-21 10:12   荆楚网   谢晨

2022年6月6日至10日,我与湖北广电的一行人员来到了湖北黄石市大冶市龙角山下的门楼村。在这五天的调研里,我们穿过了祠堂边的小弄堂,走进了村里的条条小道,在黄桃基地闻着果香,与放工回家的大娘大姐们一起唠家常,循着印记走进她们的生活,在龙角山下倾听着她们的故事。

我们最先来到了村上的黄桃基地,也就是郑咏梅创办的丰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郑咏梅今年45岁,是门楼村的媳妇儿。没见她之前,我总认为这么大基地的老板,获得过这么多荣誉的一位女性,肯定会有滔滔不绝的话,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可真当我与她交谈时发现,她话语不多,总是用很平静的语气讲述着那些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

2005年,不到30岁的她下岗在家,丈夫因病去世。为了谋生,郑咏梅一个人带着4岁的孩子做起了小生意,直到遇到现在的爱人后,才决定做蔬菜大棚。2011年,她满荒山里找地,最后相中了门楼村180亩的地。最开始建基地时,她一个人住在满是坟的荒山里,拓荒搭棚,尝试种苗木、养花,但因为不懂市场和技术,最后都血本无归。然而这些困难并未磨灭她那股生活的精气神,她总是告诉自己:“我没有靠山,我得自己活。”当在展销会上重新瞄准“锦绣黄桃”时,她开始软磨硬泡地“学技术”“拉市场”,两个月内六、七次奔赴上海,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对方。2013年,郑咏梅在400亩基地里种上了黄桃、皇冠梨和水蜜桃。2016年,果树首次挂果,她也在这一年迎来了自己的二宝,大肚子的她一直在地里忙到生产期。2017年,大冶金湖街道办在基地里举办了黄桃节。2018年,黄石市把“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启动式暨“最美巾帼农庄”“最美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揭晓仪式也放在了基地里办。一下子她的知名度打开了,更多人开始知道郑咏梅和她的黄桃。

果园发展势头好,周边的村民也跟着受益,住在附近村子里的婆婆、大娘、大姐们纷纷来到郑咏梅的基地上打工。项竹梅阿姨就住在门楼村,在基地已经干了9年的活儿。项阿姨今年60岁了,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干完自家农活后6点多就来到黄桃基地割草。因为右手先天性残疾,她能做的工种非常有限,但她割草割得又快又好。到了中午11点,她就赶回去做饭,家里70多岁的老伴身体不好,身边离不了人。下午2点她再回到基地继续干活,5点半匆忙去隔壁村给两个外孙女做饭,7点左右才能回到自己家。屋里屋外基本全靠项阿姨一个人忙活,她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郑咏梅老说:“项阿姨干活特别厉害,你也不用看着她,她会自觉地把事情都干好!”在调研中,我前后去过项阿姨家两次,了解到她的生活节凑后,我总不由地问她,“不辛苦吗”“不累吗”,她总说,“我就是闲不住的命,人嘛,不能以烂为烂,还能做我就继续做”。看似干练坚强的她,其实心里也藏着很多担心与焦虑。她常边说边抹眼泪,担心外出打工的儿子,担心隔壁村的女儿,担心身体不好的老伴,却独独不担心自己。虽然时常嘴上抱怨着老伴身体不好,让她不能外出打工,却又不停地念叨“活着就是个伴儿”。项阿姨独自扛起家庭的重任,不计较生活的苦累,即便在与我们交谈中,她也始终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项阿姨最质朴的情感表达就是担心家里每个人有没有吃好喝好。牵挂在心中,无言也温暖,项阿姨让我真切感受到女性对家庭的坚守,对爱人最真诚的回应。

基地上还有像吴泳新这样的大姐。她是郑咏梅的“老闺蜜”,年轻时住一个工厂宿舍。现在吴泳新下岗了,生活也比较困难,郑咏梅就想着拉姐妹一把,让吴泳新也建起了自己的果园基地。起初和吴姐交谈时,她老说:“你们不用采访我,我没做什么事”。后来我们交谈多了后,我也感受到一位女性是如何在生活磨难中重拾信心和希望,燃起了一股敢想敢拼的劲儿。吴姐最后笑呵呵地说,“没想到我一个大胖子有一天也能成为农场主”。其实,在龙角山下,越来越多像吴姐这样的家庭主妇开始走进大山,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在兼顾小家的同时,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身为一名女性,我自动能感知到女性在生活中所做出的一些退让、妥协与挣扎,可真当了解了她们的故事时,我更多地是感受到她们在退让、妥协中的那份无悔付出,在挣扎中的那份坚韧倔强。就在某些瞬间,我仿佛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又觉得所有女性的生活似乎连成一片。我们没有在平衡所谓的家庭和事业,我们都是耗费了心血,拼尽了全力,直面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破解一道又一道生活难题、谜题,甚至是未解题。

调研的6月,骄阳似火,烈日当头,郑咏梅老是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应该5月份来,那时候基地上全是桃花,美得很呀!”想起她们说过的那些话,回忆起她们那明亮的眸子,眸子里藏不住对家人、对家庭的关爱与付出,荡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儿。我想说,十里桃花,美不如你。

作者:谢晨(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