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策略

2022-11-25 11:4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秦在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方向指引。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深度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本文从学理和哲理合释的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进行理论探讨,并给出相应的策略设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理论再认

“日常生活”既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语言表达,也是一个经常被理论界探究的学术概念。在哲学家看来,日常生活指“获取生活资料以实现肉体生命再生产的感性活动,是通过与他人共有共享以实现社会生命延伸的交往活动,是与肉体生命再生产和社会生命延伸相伴随以重复性、感性化的形式存在着的观念集合”[1]。概览西方学者持续已久的各种讨论,大致有两种学理阐释值得研究和借鉴:一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价值。面对愈来愈强大的现代科技力量,以及“现实人”的角色退隐或消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概念,确证其是一个自然的、基础性的真实世界,是一切价值与意义的本源。胡塞尔以其独到的哲学眼光审视这一“生活世界”,发现科学的客观主义范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危机。这是因为,现代实证科学总是在不经意间忽视自己的基础和最终的界限,仅仅只对先进技术产生兴趣。在胡塞尔看来,现代实证科学无法充分研究生活世界,因为科学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生活世界逐渐吸收科学理论,同时科学理论沉入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2]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卢卡奇指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是第一性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3]二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一理论是由法国著名哲学家列菲伏尔首先提出的,他的学生赫勒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曾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视角或从现代性演进的视角,对传统日常生活和现代日常生活进行深刻批判。这种批判并非意在否定日常生活,恰恰相反,他们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正是从确证和强调日常生活的基础地位出发的。在列菲伏尔看来,日常生活与人自身的再生产和消费活动有着不可割裂的深层次关联,它们之间交织着或纠缠着种种区别与冲突。日常生活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汇聚处,是人们进行交往的纽带,是诞生各种观念和思想的产床。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实现出来。在现实中发挥出整体作用的这些联系,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并体现出来,虽然通常是以某种总是局部的不完整的方式实现出来,包括友谊、同志关系、爱、交往的需求以及游戏等等。[4](P212)他认为,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人类在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和关系才有了可能,人的这些活动和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也正是通过日常生活施加影响才具有现实性。赫勒把日常生活定义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同时指出,“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没有自我再生产,任何个体都无法存在”[5](P3)。在赫勒看来,日常生活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再现等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的思维与行为的固化或僵化,阻碍人的个性发展和行为张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对广大民众施加核心价值观影响、进行教育,必须重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作用或纽带作用;二是要以更先进、科学的价值观对经验的、自在自发的、重复的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价值指引,引领广大民众构建更有价值或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关于日常生活的语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虽然没有专论,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极其敏锐地关注到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和价值意义。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写作《资本论》这一鸿篇巨制,就是从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现象开始论起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也是在深入细致地调查英国工人阶级日常生活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对英国工人阶级日常生活的细致体察,恩格斯更加明确地得出了英国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无产者的根源所在。他尖锐地指出:“他们光靠工资生活,没有丝毫财产,甚至连虚假的财产(例如一小块租来的土地)也没有,这样,他们就变成了无产者。”[6](P284)从学理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日常生活理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强调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和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的一切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作为物质基础的第一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关涉人类整个精神生产与消费的产生和维系。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7](P1002)也就是说,只有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获得了满足之后,人们才有充沛的精力去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非日常生活的高级需要的活动。二是强调日常生活领域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历史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以往历史观把日常生活排除在理论视域之外的唯心语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8](P173)三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与日常生活异化批判的基础上,强调日常生活是现实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如前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时,往往都是通过观察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劳动而得出基本结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日常生活是全部人类历史以及实现人自身解放的前提。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P158)。“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0](P154)显而易见,人的存在每时每刻都需要通过自身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形式,只有在生命最终得以确证和维护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展开人的全部特性和完成人的所有活动。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面临着国内外无数敌对势力的围攻,不仅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承受着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巨大威胁,而且几乎所有的布尔什维克和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都十分窘迫。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列宁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全民中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日常化的共产主义教育。在列宁看来,日常生活是精神生活的栖息地,把崇高思想融入日常生活更容易形成行为习惯。列宁为此特别指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做已达到的成就。”[11](P78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赓续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教育的政治优势,在多种场合强调要善于把崇高思想和先进文化融入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2](P165)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3](P23)。

通过上述理论再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学理性结论:日常生活是构成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一切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得以产生的根本前提。这一本源性规律决定了日常生活是孕育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某种实践活动时(尤其是政治实践),会基于自身所具有的理论认知,对实践活动中的对象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产生相应的目的性评价,形成一定的带有某种感情色彩的价值观念。此后,这种经过反复不断的实践活动强化和检验的价值观念,便会长期存留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在此过程中,日常生活的变化也会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价值内容和表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新鲜养料。[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策略设计

作为一种蕴含着价值践行要求的政治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本体地呈示着多维分层的逻辑架构,包含日常感知融入、日常话语融入、日常情感融入和日常行为融入四个维度,以及浅层次融入(即日常感知、日常话语融入)、深层次融入(即日常情感、日常行为融入)两个层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而合理地、有序而科学地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我们进行严谨而精细的策略设计。

1. 提升广大民众的现代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现代化建设的提速,客观上也加速了现代主体内在品质的再塑,即人的现代化素养的文明程度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的提升。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根本意义,“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15](P8)。毋庸置疑,在日常生活的现代转型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异化现象(如科技异化、消费异化、媒介异化等)的制约,传统个体的生存境遇、社会身份和精神状况,以及多种自发的价值诉求将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变迁、时代更新,致使“现实中的人”注定要与时俱进、随化而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可以为人们有效应对日常生活现代转型的挑战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支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现代日常生活,能够对日常生活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化现象和新的嬗变形态作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现代日常生活,能够最直接最生动地为每一个“现实中的人”指明价值选择的路向。

2. 融通价值解释话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认知图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在于党和政府的运筹帷幄,属于高语境的话语体系,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应避免其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话语产生隔阂,从而更好地使其日常生活化。这就需要价值解释主体在凝聚价值共识上寻求一种融通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话语转化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通俗话语。思想重要,正确的思想更重要,这也正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日常语言可以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时,要注意语言及表达形式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语言表达形式的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形式上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并解决好广大民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引导广大民众科学、正确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价值难题。尤其要切实关注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广大民众通常是在切身体验日常生活状况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和无限魅力的。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和话语资源,以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回应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急切关注的难题,引导广大民众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3. 强化养成教育的潜移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以“蒙养”和“养正”的方式来启蒙和培育人的道德价值观。“养成”的本意是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就其实质来讲,它是一种自我修炼、自我塑造的方法。它强调在人的习惯与品行、思想与能力不断重复冶炼的过程中,发挥主体内在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说到底就是进入一种循环往复的养成教育过程,就是培养人们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能够深刻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日常生活具有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和长期性特征,人们也在周而复始地重演着某种既定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性。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日常生活“本能地”涵育着各种价值观。“养成教育”既是以人的禀赋为内容的主体性教育活动,也是以助人形成习惯为目的的非主体性教育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观念是在后天形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会不断地在与外界的接触或交往中接受各种印象和观念,这些印象和观念良莠混杂,使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从实践层面讲,一方面,要发挥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自觉接受社会良好风尚的熏陶和浸染,升华个人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要积极营造价值观养成的文化氛围,通过良好社会风尚的引导和熏陶,如借助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国家法定节日和纪念日(国庆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亲近人民、更具有感染力,使广大民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性。

4. 善用政治传播的劝服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日常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种政治实践,也是一种具有“内循环”属性的政治传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花真功夫开展耐心细致的劝服工作。首先,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多样化、生动化和形象化。一方面,要注意话语表达的技巧性和技术性,表述机制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深邃的理论、用生动的方式说明白深刻的道理、用形象的事物体现抽象的逻辑。[16]可以采取正面说教与反面对比相结合、直接阐述与间接阐述相结合、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此同时,要格外注意运用以情动人的机理。情感是日常生活的精神调味剂,情感交流可以为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增加色彩和意义。价值表达情感,情感反作用于价值,情感上交融了,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价值与价值观的消化与吸收。进一步讲,通过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化形象化通俗化,可以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心理距离,让广大民众既产生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形象、情感依恋,又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并最终心悦诚服地增强价值自觉。另一方面,要创新非语言类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图像、微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随着图像视界和网络视界的蓬勃兴起,广大民众的日常感知或认知方式逐渐呈现出图像化、影像化、快捷化的特点和趋势。媒体传播成为掌控人们日常生活价值的重要手段。环视当今世界,西方国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强大的舆论传播能力,抢占了国际舆论的制空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谁控制并用好了传播工具,谁就掌握了日常生活空间的话语权,谁就拥有了价值主导的释放权,从而也就意味着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得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快速融入民众生活,现代融媒体(如当前群众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微博、QQ、微信、抖音等平台)则是最有效的载体和最佳选项,它们不仅让广大民众产生直观性的体验,而且更容易使广大民众在不经意中形成价值共识。其次,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更接地气、更合广大民众口味。宣传教育历来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生命线之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当下而言,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工具的有效利用,一体打造集各种优势于一身、视觉上有美感、听觉上有质感的宣传形式(如拍摄微视频、微电影、制作公益宣传片、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电视讲坛节目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乎广大民众审美趣味的形式传播开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战线的强大精神策源作用,调动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主动精神,多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举办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文化作品展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富于艺术气息、富有时代意蕴。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蕴含着丰富价值期许的政治文化传播。总之,文化产品一旦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好感,则会在广大民众在享用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传播给受众,从而塑造出富于时代特征的人格精神,开创出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

(秦在东,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