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何以赋能“三农”发展

2022-12-21 09:06   光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乡村教育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和先导性作用,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农业创新源头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治理取得新成效、农民文化自信得以有力增强。

农业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乡村基础教育立足农业长远发展,为乡村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和内生动力;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是主动担责、主动融入、主动升级,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高素质智力服务和技术支撑。

一是保障人才输入,提供未来农业建设支柱。乡村青少年是未来农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教育是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素质提升的根本依托。因地制宜的乡情课程激活了乡村青少年对乡村自然、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的亲近、理解和尊重;就地取材的劳动实践提升了他们掌握从事农业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开拓了他们了解和学习科技发展的维度和深度。乡村基础教育为未来农业创新造就了一批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青少年队伍。

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办学原则,通过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纽带作用,为村委干部带领农民干、专家学者帮助农民干和新型农民自己干定制学习内容,开展个性化、专业性培训,培育农业生产急需人才,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农业高质高效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提供技术赋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历史证明,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农业一步步走上机械化、科学化、产业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道路。现实地看,技术正在支持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乡村教育通过内外融合的方式为农业创新“技术赋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外源性方式上,乡村教育通过提供与农业 “地域性”匹配的“普适性”技术,让技术根据农业场景不断调整、修正和迭代,实现既能尊重地方性知识,又能符合农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赋能;提供与乡村“乡土性”匹配的“现代性”技术,在透彻理解农业历史内涵、特质的基础上,引进有益于本土农业问题急需解决的先进手段和工具。从内源性方式上,乡村教育提供与乡村的“情感”特征匹配的 “理性”技术,实现在坚守传统乡村的互惠主义、诚信原则以及情感交流中自动接受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乡村教育为农村治理赋能,为良好治理的实现提供支撑

引导居民进步,夯实群众善治基础。人的文明进步是实现农村善治的重要条件。乡村教育关注人的行为背后的精神问题、思想问题和能力问题,把改造提升人力资本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大力推广使用国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民众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熏陶,促进民众精神文明的提高;通过弘扬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增强民众的公共善性、理性和德性,进而助力乡村社会治理,实现“善治”之境界。

实现善治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乡村教育是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要素。高质量的乡村教育,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达到农村“善治”之境界。乡村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塑造乡风、教化村民、治理乡村等社会功能,是实现以“教育”促“治理”、以“教化”传递“国家治理理念与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乡村教育治理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助推了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治理和谐、民众积极参与的生动格局。

文化是乡村的底色,乡村教育是文化振兴的源头活水

提振文化自信、承传和发展农耕文明,构建乡村文化的 “形”, 守卫中华文化的 “魂”, 让“农民”乐、“村风”淳,打造农民新面貌。

培育文化自信,树立乡土人文精神。“深刻的文化自觉,高度的认可和成功的实践是塑造乡土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乡村教育以农民为本,以教育为载体,从乡村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尊重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重建乡土理解、唤醒文化自觉、强化身份认同,提升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涵养乡土情怀,增强为乡村建设服务的社会责任感。乡村作为村民生命展开的空间,是他们精神意识成长的场域。乡村包含着千万年形成的融入乡民或村民血液、行为中的根深蒂固的许多精神和文化特质。乡村教育是乡村发展的“活水源头”,使农民在文化传承中树立乡土人文精神,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进而为乡村振兴助力。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优秀文明基因。乡村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并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与生俱来的乡土记忆让农民对乡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温馨感,他们的文化背景、血缘关系、生活习惯等皆根植于当地,其地域认同和身份认同使得他们在乡村教育的学习中,具备良好和充分的文化基础,能在教育活动中丰富对乡土生命内涵的理解,较容易从乡土情境中建构“乡情”,在了解和理解本土文化中,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价值认同感,涵养自尊自爱的健全人格。乡村教育能够培养出农民认同本土文化、尊重他人乡土的情怀,并在凝聚乡土文化地方文脉的教育中,开展气度,拓宽视野,产生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明基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