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姝满:20年“熬”就一张蓝图

2023-05-24 07:42   湖北日报   余姝满

今年是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从2003年至今,浙江持续深化推进“千万工程”,一幅“村美 人和 共富”的画卷徐徐展开。20年的时间并不短,这份坚持为何不走样、不打折、不缩水,又为何能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焕发蓬勃生机?这份浙江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时针回拨到20年前。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据浙江省农办的摸排,当时浙江仅有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当时浙江当地的农民比较富裕,盖起了小别墅,可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村里“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脏。这与如今诗画江南尽村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推进“千万工程”之不易。

卓越都是靠时间“熬”出来的。20年,“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几乎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推进会,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树立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标杆。

推进“千万工程”并不一帆风顺。2006年1月,习近平同志到海盐县于城镇调研,他问大家,推进“千万工程”还有哪些困难? “‘千万工程’搞了三年,之前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硬骨头总难见成效,愁”“我们村底子薄,缺资金,有些环保项目上不了”“上面工作考核压力大,有些干部思想包袱重、畏难情绪大”……基层干部实话实说,直指“千万工程”的痛点、难点。习近平同志边听边记,不断勉励大家,并指出:实施“千万工程”,越往后越难,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只靠干部的力量也不够,必须由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也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千百万农民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而共同努力。

20年时光荏苒,随着家乡越来越美,浙江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浙江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60亿元……一组组最新数据,正是老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20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扎实推进、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实践有力证明,卓越都是“熬”出来的,这个“熬”是一种投入,也是一种坚守。迎难而上、保持耐心,如文火慢炖,最终将迎来蝶变与升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