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2017-03-11 15: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范大祺

如同电商摧枯拉朽般击溃实体商业一样,社交媒体也正在通过近乎疯狂的发展吞噬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的集市是有限的。于是乎传统媒体各显神通,一边在自己笃定的道路上演绎着生死时速,一边不可遏抑地挖掘着自身在这条道路上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新兴媒体所裹挟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强大,传统媒体在尚未充分适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已不得不面对汹汹来袭的媒体融合趋势。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时代对于信息传播高速化的要求,使得刚刚建立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意识的中国,必须马上融入到传播手段迅猛更新的历史潮流中去。这种融入绝不是简单地更迭对外传播方式,而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与媒体融合趋势尽早同步。毕竟在传媒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垄断式“内容为王”再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竞争式“有效引导”才是我国外宣事业应该着力的重中之重。

 一、媒体融合趋势的新特点

1 移动式获取信息使得扁平叙事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苦等一天才能翻阅的报纸,下班回家才能打开的电视,面对电脑才能浏览的网页,都已无法满足人类追逐信息的需求。第一时间了解真相的渴望,使得新兴媒体迅速在媒介功能方面取代了传统媒体。现实情况是,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说者与受众之间的时间轴和空间轴都在无限缩短,甚至已基本实现了零距离——无论你是在通勤路上、旅行途中、聚会之际、还是娱乐正酣,都已无时无刻不被巨大的信息流所环绕。伴随着波诡云谲的技术进步,受众真正成了被服务的主体,掌握了信息遴选权。这就要求信息本身足够吸睛的同时,支撑信息的故事也要十分精彩。而捕捉信息的能力和讲好故事的经验恰恰是到目前为止新兴媒体仍然比较欠缺的,这也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在媒体融合趋势下,那种扁平化叙事已经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随时随地把故事讲好业已成为媒体融合趋势下的标配能力。

2 社交式评论信息使得平淡话题不再受到任何关注

媒体融合趋势下,媒体之桥已经实现立体通行。即不再是由说者面对受众的单向灌输,而是由说者与受众或受众之间的双向以及多向互动。不仅受众之间可以通过媒体平台自由交流,而且受众可以通过媒体平台向说者陈述意见,甚至受众自己就可以转化为说者,通过媒体平台就同一问题向新的受众发表评论。在民众的表达欲望日渐高涨的今天,信息的话题性早已成为显性的竞争因素。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不是实现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而是依靠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来完成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以强化议题与话题的设置能力。当然,这就要求说者的话题和内容不仅要让受众入耳入脑,还要让受众入口入喉。也就是说,说者提出的概念、范畴和表述不仅要让受众听得懂、愿接受,还要让受众感兴趣、想评论。

3 体验式分享信息使得单纯表述完全吸引不了受众

前面两点已经提到,媒体融合趋势下,信息传播做到了随时随地视听说——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你愿意,信息就会环绕在你周围,充满既视感即听感并为你提供表达的平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受众对说者的想法感同身受,进而认可并分享说者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说者千方百计地实现这种表达上的平视化,就是为了强化受众的内心体验,进而潜移默化地将受众转移到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上来,最终完成受众群体的代入感建设。这就要求说者跳脱出对于故事架构的执念,追求一种更高级的人性表达。这是一个在中规中矩表述的基础上发展到绘声绘色描述的过程,是一个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发展到植入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展到直达心灵的过程。

二、媒体融合趋势对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 世界已经从万物互联进化到万物互媒

我们对媒体的认知,正在从媒体相加到媒体相融转变。当今世界,万物互联早已成为普遍共识。因此我们必须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将书刊报网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把我们的信息传播手段做大做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融合绝不是打通书刊报网端相互链接的最后一公里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既互联互补,又相辅相成。如果说我们在内宣上尚可借助国家级媒体的强势保持公信力和权威性,那么我们在外宣上则必须使内容建设更加符合新趋势下的新要求——著书立说要讲求逻辑严密,出版刊物要保持意见多元,见诸报端要注重简明扼要,网络配文要强调生动有趣,传输至客户端要便于碎片化阅读。总之,对外话语体系就像是新鲜食材,不仅要满足食客的定制化需求,还要助力于所属菜系的自身优势。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央厨房”将对外话语体系进行多样化深加工,使其既调得众口,又适合各种烹饪方式,同时还万变不离其宗——能够充分满足我们传达概念、范畴和表述的实际需要。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时代对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要求绝不仅限于此。放眼全球,万物互联正在迈向万物互媒。如今,互联互通的各个结点都不再是简单的导体,而是在接收到信息后立刻转化为新的媒体。它们能够赋予新的信息以新的见解、新的评价,然后再将这些观点和论证继续传播开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话语体系特别是对外话语体系更加适应时代需求,不仅自带话题性,还兼具正能量和积极导向,同时又符合人类共同价值。

2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插上创意的翅膀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对外话语体系是宏大叙事的载体,是两种文化特质的渡船,而这种精神上火花四溅的高度碰撞只能由情智双商完美集合于一身的人类来完成。人工智能可以辅佐人类做很多事情,但通过语言切换来传递价值观讲究以心传心,否则就不会有“最难的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这种判断。然而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已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正从超级运算、海量存储的超脑容智能发展到模仿中记忆、记忆中学习、学习中超越的超脑力智能。如果说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还停留在“策采编译发”的固化流程里,那么人工智能按照“发采编译策”的顺序取代人类也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我们应该具备这种前瞻性,并时刻提醒自己,谁能够率先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去,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战中占据主动。这个世界需要“工欲善其事”的匠人精神,同时更需要“必先利其器”的巧匠精神。坚持固然可贵,而比坚持更重要的是创意。具体到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来说,就是要重点强调策划能力,因为这是媒体融合趋势下的竞争力之源。当说者和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被无限压缩后,只有具备强大的策划能力才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脱颖而出,而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人工智能一定会为人类插上创意的翅膀,成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策划利器。

3 人机的交互学习是未来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知道,媒体融合趋势必然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传播方式和手段上不断地除旧布新。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爆炸。事实上,所有产品都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即当生产效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意味着产品本身要迈向更高端才行。信息产品也是如此,我们姑且不论人工智能在将来究竟是会主宰人类还是会服务人类,仅凭人类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就能够断言到目前为止人类依然是不断产生更高需求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和人工智能只有交互学习才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再强大的分析能力也比不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机器终究还是由人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可以无限接近人类情感,而人类情感又始终处于需求升级的过程之中。如果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能够符合并带动人类情感,那么就说明它是先进的,并且很快就会得到大数据或云计算的技术支持;如果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处于人类情感和人工智能之间,那么就说明它的效果一般,虽然不至于引起人们的反感但也不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如果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滞后于人工智能,那么只能说明它是落伍的、无法代言人类情感需求的话语。因此我们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进程中,既要向人工智能学习,把它作为底线参照物,又要充分发展人工智能,让它不断贴近人类情感,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力度。

三、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完成以下突破

1突破语言障碍的数字技术

曾经我们认为,语言是人类情感的高度凝结,而翻译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是两种文化对接的桥梁,需要极强的理性和高度的感性完美结合,因此机器翻译要取代人工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人工智能高强度、高烈度的学习能力无疑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想象的空间——如果说2015年Alpha Go以4胜1负击败等级分世界第四的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已经让人意识到翻译将是人工智能进军的下一个领域,那么2016年Master面对围棋界超一流高手完成不可思议的60连胜则令人深感人工智能攻陷翻译领域不会太遥远了。我们都知道,围棋号称“人类智能最后的堡垒”,甚至很多人认为,至少到本世纪中叶,人类智能要胜过计算机。但是现在看来,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不断刷新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在翻译领域,科技类、化工类、专利类翻译已率先成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口,而谷歌神经元翻译系统已经在文学类、文献类翻译上达到了逻辑无差错、基本看得懂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尽快突破解决语言障碍的技术瓶颈,从而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战役中抢占翻译高地。事实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传统的翻译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外宣需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依靠技术手段牢牢掌控翻译权。因为只有掌控了翻译权才能拥有解释权,而只有拥有了解释权才能捍卫话语权。

2突破思维障碍的世界话语

我们已经认识到,中国道路是由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要义是让外国民众听得懂、愿接受。但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显然要求更高,因为其中的很多概念、范畴和表述是着眼于人类共同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思维障碍,站在全世界的高度去塑造和输出话语体系。比如,2015年我们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是一个突破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践行集体主义与合作共赢价值理念的优秀倡议。但是我们在输出这一世界话语时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只是将其机械地翻译成:“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造成外国民众不明所以。因为在他们眼中,“common destiny”即未来命运是由上帝或真主决定的,是没有共性的。在外宣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很快意识到输出此类世界话语必须突破思维障碍,并不是想当然的直译那么简单。于是在2016年的大部分外宣文献中,我们将这一世界话语更正为“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这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突破内外障碍的国际视野

以往我们总是感觉党的宣传事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即内宣话语极具公信力和权威性,而外宣话语却缺乏影响力和感召力。这除了我们在话语构建、话语转化和话语传播方面均保持了中国特色这一缘由之外,还有内外宣有别的传统思维在作怪这一因素。在媒体融合趋势下,物理上的时空距离被无限压缩,内外宣的界限早已模糊,只有受众不想关注的事情,没有受众关注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国际视野,以问题为导向,在面对涉华热点专题、事件或现象时,不是简单地采取回避或反击的态度,而是有针对性地把舆论引导到对策分析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理进步上来。比如,2017年1月1日,在旗舰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诞生的第一天,央视就组织专家学者梳理中国过去一年在“执法公正”问题上的得与失,以此来引领全社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的经验总结、完成整体的认识提升、期待合理的制度革新,这不能不说是一次突破内外宣障碍的有益尝试。

4突破国别障碍的全球智慧

目前,随着中国故事越来越震撼,中国声音越来越强烈,中国受到的国际关注也越来越多,中国设置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包容心态,展示出大国自信、大国气度、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充分利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社交性和互动性,突破国别障碍网罗全球智慧,号召并欢迎全世界的智库跨越意识形态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头脑风暴、出谋划策。比如,困扰中国的“雾霾”问题,其实是很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的事情。我们可以发挥媒体融合的体验优势,把中国的现实情况精准地传达给世界,同时可以发挥媒体融合的评论优势,把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真知灼见收集起来,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决策服务。

5突破理念障碍的共同价值

前文提到,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很多内容都要着眼于人类共同价值。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摒弃美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也不是说我们要彻底批判美西方从精致利己主义退变为纯粹保护主义的价值观,更不是说我们要强行要求世界各国对合作共赢的价值认可,而是说我们要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实现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放眼世界,无论是从消费入手,认定市场蛋糕是有限的,还是从生产着眼,认为财富是可以共同创造的,各国的经济发展理念都应该被理解和尊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人类还有超越这些理念的共同价值,比如基本生存权、绿色发展权、健康生活权等等。国土是有边界的,但空气是流动的;海底是有边界的,但海水是流动的。全世界只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涵养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淡水资源,人类才有可能获得这个星球的良好回报。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首先要突破的就是价值障碍。我们不能无休止地陷在价值观的桎梏里满脑子输出或抵制,也不能没来由地困在价值观的牢笼里一味地驳斥或回击,而是要志存高远、立足世界,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来指引我们的舆论方向。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传播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一级翻译  范大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