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体融合的“三大关键”

2017-03-11 16: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虞国芳

打造“中央厨房”,才能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发布”的操作。重构现代传播体系是媒体融合的必经之路、重中之重,但也是难中之难。

2014年注定要作为“媒体融合元年”写入中国新闻史,因为媒体融合在这一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中国媒体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主要媒体纷纷开始推进媒体融合。

如何推进媒体融合?笔者认为,应认识到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引发的是一次传播革命,其互联互通的传播逻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传播规则、传播观念。如果认识不到新媒体给人类带来的这些颠覆性改变,媒体融合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强化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最突出的特性在于即时性和交互性,传统媒体也应当借助这些优势,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不是简单的数字转场,而是要转变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融”、一体发展。

强化互联网思维,其核心理念是“数字优先”,即传统媒体要吸收新媒体即时性和交互性等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新闻。英国《卫报》2006年提出“网络优先”策略,一改将报纸电子版照搬上网的做法,要求所有稿件先在网络上发布。随着西方媒体融合的发展,“网络优先”又被修正为“数字优先”,其理念日趋成熟。英国广播公司要求记者到了新闻现场后,第一时间通过移动设备把简洁的新闻报道发送到Quickfile平台,以快讯的方式迅速发布,抢占新闻时效的最高点,并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然后制作电视和广播节目,最后是有关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各媒体基于这一理念的操作机制基本相同,如《人民日报》提出的“三个波次”理论,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第一波抢时效、第二波求全面、第三波讲深度,是典型的“数字优先”式的操作。

“数字优先”的理念着眼于媒体融合的未来,将传统媒体长期孜孜以求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发挥到了极致,使媒体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用户传播新闻信息。此外,“移动优先”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近年来,西方媒体越来越重视移动终端的建设,无论是皮尤研究中心、路透新闻研究所,还是comScore,他们的研究报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从移动终端获取新闻。

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要做到“数字优先”,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对自己原来的组织架构进行改组,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创新体制机制,重构现代传播体系。

英国广播公司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统一编辑部”的理念,整合以往按媒介形态划分的部门,革新组织架构及新闻生产模式,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化。“统一编辑部”2012年搬迁到英国广播公司的新广播大厦,几千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办公,快速高效地处理各种新闻信息。

媒体通过内部机构的资源整合,打通了渠道,优化了流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传播能力,实现了内容、渠道、平台的融合发展,是重构现代传播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终端更新迅速。每一种终端的传播特性不一样,内容呈现方式也截然不同。在2014年6月14日的全球编辑网络峰会上,《华盛顿邮报》执行制作人Cory Haik提出了“适应性新闻”的理念。她认为,媒体应该根据移动终端的种类、所处的环境、消费新闻的时段推送自己的新闻。

前不久,媒体还都在谈“四屏传播”,而随着苹果手表的诞生,精致的小屏幕仅能容纳6行文字。如何在这方寸之间推送自己的新闻?《纽约时报》立即开始试验“一句话故事”(one-sentence stories)新闻产品,抢占苹果手表这一最新移动终端,为用户“量身打造”新闻。在洞悉各终端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为不同终端适配不同内容,传播才能更具效果,这也正是当下各媒体纷纷倡导的“一次采集,多元发布,多屏呈现”的理念。如《人民日报》提出“一个产品,多种呈现”,为报纸和移动终端打造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新华社把同一内容加工成通稿、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不同的新闻产品,等等。

抢占终端就是抢占先机,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适应性新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不同的终端需要不同的内容,不同时段推送的内容也不一样。谁能最先洞悉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谁就能走得更远。

打造“中央厨房”,才能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发布”的操作。重构现代传播体系是媒体融合的必经之路、重中之重,但也是难中之难,要有“自我开刀”的勇气。

内容更加为王

“内容为王”过去一直被新闻从业者奉为圭臬,其实在新媒体格局下,内容更加为王。因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用户消费的是内容,媒体真正的议价能力仍然来源于优质内容。

当然,新媒体格局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内容为王”。如今的“内容为王”,必须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必须是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内容。

传统媒体过去依靠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等标准来确认自己的内容是否为受众所接受。而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可以精准地“挖掘”用户的偏好,预测新闻的发展态势。

大数据挖掘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如此精准,备受媒体的关注。2015年春节和“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数据新闻栏目“据说过年”、“数字两会”,与百度等机构合作,用大数据挖掘新闻热点和故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洞悉用户需求,对媒体的新闻生产、舆论引导、议程设置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媒体可以为用户打造个性化内容,并执行精准的推送,大幅提升了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如今的独家报道有两种解读,一种是独家占有新闻资源的报道;另一种是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聚合而成的内容。聚合内容,不是拙劣地照搬照抄,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原有的新闻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大数据挖掘”的方向进行改造,吸引用户的关注。

聚合内容成就了《赫芬顿邮报》。该报一部分采编人员紧盯博客、论坛及其他媒体的内容,利用大数据挖掘找出最受关注的热点,结合大量的网络评论和网络名人的观点,将这些内容重新包装成故事。尽管该报自称“合理引用”,但这种模式遭到了众多的质疑。然而,该报却通过这种“资源整合”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聚合内容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很多新媒体利用管理漏洞,大行照搬抄袭之道,抬眼看去,“用传统媒体的草养互联网的羊”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媒体融合不是形式、不是口号,而是大势所趋,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媒体格局下,谁能理解“媒体融合”的真正内涵,谁就能脱颖而出、成为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