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新型现代国家”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2023-11-17 11:35   田野政治学  

非常感谢吉大提供机会和大家交流,小型研讨会可以畅所欲言。这两年谈自主的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多了,当下进入到一个泛泛而谈的状况。自主知识体系提出来以后,前段时间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要有自主知识体系?这个认识问题可以说基本解决了,现在的关键在于怎么样进行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如果后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前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当下最为迫切的是怎样进行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个体自觉到集体自觉的提升过程。中国的政治学人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从事田野政治学研究,经常会以实证个案为例。下面就周光辉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新型现代国家”这一概念,谈谈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以自主性为基础

光辉教授是50后学人。这一代学人的共同特点是青年社会磨炼、中年学科开拓、晚年专心学术。在那个年代,由于特殊的经历,人们的学术起点普遍较低,但持开放的学习心态。特殊经历造就了独立思考,并经历了中国最伟大的变革时代。从光辉教授的学术生涯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0年代之前,主要是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二是2000至2010年,运用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国政治问题;三是2010年之后,形成学术自觉,以中国政治为对象,有相对集中的领域,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方法,有独创性的学术思想。特别是近三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二、以大国治理为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崛起,深化了对中国政治的认识。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出发研究中国,在世界比较中认识中国。什么是中国?从空间上看,超大规模;从时间看,超长历史。由此带来两大基本问题:一是规模造成的差别并存;二是历史造成的新旧纠缠。记得光辉教授经常讲到“开发区”和“老城改造”两个词。美国犹如“开发区”,是在“空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想规划建设。中国属于“老城改造”,每前进一步都会遭遇诸多困难。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最频繁最深刻,是世界其他两大革命无法比较的。革命后,如何治理一个越大规模和超长历史的国家,成为政治学的重要命题。如何治理超大规模国家,有什么方式,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近年来,光辉教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它体现了以中国为对象,以中国为方法的进路。

三、以学术团队为支撑

中国处在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有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集体攻关的方式进行研究。这就是近几年提出以学术团队的方式有组织的科研。近几年,以光辉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个有共同研究领域和共同研究旨趣的学术团队。有团队是幸运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学科开创时从事学术研究的。前辈人给我们提供了学科基础。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比较早的离开了学术岗位。在学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主要依靠自己摸索,处于不自觉状态,到晚年才有了一点体会。学术研究与经历有一定关系。最近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年青人做量化,中年人做因果机制,老年人做质性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但学术团队有带头人引领,可以迅速进入学术前沿,形成学术自觉。这几年,光辉教授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得力于团队力量。“国家与文明”这个公众号的质量很高。一个学者、一个团队要出高质量的成果需要有积极的状态、平和的心态、和谐的生态。这“三态”在光辉教授学术团队反映得很突出。

四、以“新型现代国家”概念为标识

“新型现代国家”是周光辉教授学术思想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围绕国家,政治学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过程。我们的前辈主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国家学说,从阶级关系的角度重点研究国家性质。随着现代化建设,仅仅研究国家性质已不够了,还需要研究国家形态。我是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体会到这一点的。新世纪初,国家废除农业税,农民得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事。这意味着国家形态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当时,现代国家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成为热门议题。我本是研究基层治理问题的,于新世纪初发表了数篇现代国家建构的论文。光辉教授发表过专门的“构建现代国家制度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论文。当然“现代国家”这一概念主要是外来的,包括马克思的思想。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仅仅运用“现代国家”的概念研究中国的国家形态远远不够。与传统国家相比较的现代国家是国家进程的共同走向。但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及自我选择造成了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和形态。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历史进程和自我选择来研究不同的现代国家形态,进行具有自主性的研究。事实上,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便提出新民主主义,与孙中山先生的旧民主主义加以区别。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分别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只是以上命题未能转换为学术研究自觉。近些年,随着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命题的提出,学术自主提升为学人的学术自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光辉教授提出“新型现代国家”的概念,并产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五、以“新型现代国家”为枢纽概念建构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新概念是学术自主和创新的标识。检验学术成就的重要尺度是能够进入到学术史、学科史,在整个政治学科大厦中居有一席之地。我最近在反思,我们田野政治学前些年追着问题走,提出了一些原创性概念。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概念还比较粗糙,有的可能还是灵感,还不一定能够立得住或者被更多人接受,这就需要有一个学理化、学科化的过程。政治学要提出概念不容易。怎样使概念“学理化”,就是要把事实现象提升为一种需要进行论证的知识、一个理论。所谓“学科化”就是这一知识或理论在政治学科体系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是否具有政治学的学科属性?它在整个政治学科学科发展当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这个概念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其相关性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新型现代国家”是中国政治学人基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提出的,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概念。学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和研究。如陈军亚教授和王浦劬教授在《政治学研究》上发表的《以双重革命构建新型现代国家—基于中国共产党使命的分析》。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还需要深化研究,特别是进行体系化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仅是构建新概念,更要将一个个新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搭建起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科大厦。 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或者是枢纽性概念、总体性概念。通过这一概念将相关一系列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就如铁路枢纽站一样。正是从国家出发,才有了国家权力、国家结构、政府、政党、国民等一系列相关概念。“新型现代国家”是中国政治学人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概念,也是具有枢纽性、总体性的核心概念。当下需要由这一概念出发,开发出一系列相关概念,或进行相关研究,以形成具有自主性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如陈军亚教授和王浦劬教授将新型现代国家与新型政党关联为一体进行的研究。最近,张明军教授等人发表了“构建新型现代民主”的论文。这说明“新型现代国家”这一枢纽概念正在向四周延伸。 独创性概念是学科、学术和学人的标识。政治学人能够提出“新型现代国家”这一标识性概念,非常不容易,需要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需要从新的概念出发,着力建构由多个概念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 

(本文是作者2023年10月15日在吉林大学“新型现代国家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小型研讨会上的发言,经作者修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