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教授、评论家杨彬连夜撰文,回忆《清江壮歌》对自己的文学启蒙

2024-01-16 14:07   长江日报  

《文坛巨匠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明日110岁》一文刊发后,引发广大读者共鸣。中南民族大学教授、评论家杨彬连夜为长江日报撰文,回忆少年时读第一部小说《清江壮歌》的情景。这部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对她而言,是文学的启蒙、审美的启蒙和革命文化的启蒙。

以下为杨彬撰文《<清江壮歌>的革命文学魅力》全文。

《清江壮歌》的革命文学魅力

杨彬

2024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初三,是马识途老人110岁的生日!马识途老人是革命家,是作家,是文坛巨匠,因此他是真正的革命作家!《清江壮歌》是马识途老人1960年代以革命烈士何功伟、刘慧馨在恩施的革命活动为原型创作的红色长篇小说。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新中国文坛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创作出版了“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著名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高扬革命理想主义旗帜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红旗谱》《红岩》《红日》《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作品进入了文学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然而,《清江壮歌》没有进入《中国当代文章史》教材中,也就是说,《清江壮歌》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清江壮歌》也是思想艺术俱佳的红色文学经典,《清江壮歌》应该进入文学史,列入红色经典的文学名录中。 

《清江壮歌》描写1940年的恩施县城,反动势力逆行倒施,大肆搜捕爱国志士。因为被叛徒出卖,柳一清与贺国威等人遭到特务机关的逮捕。特务们威逼利诱,加上叛徒作乱、“假红旗”的渗入,监狱里的党员及爱国青年们遭受了重大考验。但贺国威和柳一清秘密以监狱为“学校”,教育青年,开展斗争,打碎了特务们的一个个阴谋,破除特务以柳一清的孩子相威胁、把贺国威父亲抓来劝降等残忍手段;与狱外的特委组织共同策划劫狱。劫狱成功了,但贺国威、柳一清和章霞却因故未能得到营救。临刑前,三人拒绝在敌人面前屈膝下跪,站在山岩上高呼革命口号,英勇牺牲。其中柳一清与贺国威就是以革命烈士何功伟、刘慧馨为原型创作的。作品描写革命先烈在恩施的英勇事迹,他们的献血洒在恩施这块热土上,为恩施人民,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恩施人民在恩施城外的高山——五峰山上,为何功伟、刘慧馨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每年的清明节,恩施人民都会到五峰山革命陵园去祭奠何功伟、刘慧馨等革命先烈。在秦川、卓慧合著的《马识途生平与创作》一书中,作者对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清江壮歌》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加工创作,既反映了悲壮的革命斗争历史,又充满了馥郁芳香的人情味,融故事性与抒情性于一体,在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模式中又寓有时空交错的现代手法,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清新流畅。”

我是先知道革命烈士何功伟、刘慧馨的英雄事迹,后才阅读《清江壮歌》,读了作品以后才知道作家马识途的。我小学就读在湖北省恩施县七里区长堰公社的第三小学。记得读三年级的那一年清明节,老师带着我们走了30多里山路,到了恩施县城边的五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去给革命烈士何功伟、刘慧馨扫墓。听着老师介绍何功伟、刘慧馨烈士的事迹,心里升腾起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尤其是知道刘慧馨是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上刑场的,眼泪浸湿了眼眶。后来,在老师胡慧那里看到了一本小说《清江壮歌》,老师介绍说这部作品就是以革命烈士何功伟、刘慧馨为原型创作的,我如获至宝,央求老师借给我阅读。当拿到《清江壮歌》后,我在煤油灯下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这是我阅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那个文学作品匮乏的时代,这部红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美好情怀、用革命的英雄主义滋养了一个山村儿童的心怀。《清江壮歌》对我进行了文学的启蒙、审美的启蒙和革命文化的启蒙,甚至对我以后的人生选择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比如高中时选择读文科、高考填志愿时填写中文系、毕业工作时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我读完《清江壮歌》后将书还给胡慧老师,老师问我,你读懂了吗?老师可能认为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很难读懂一部长篇小说。但是,我真的读懂了,我甚至给胡慧老师复述了小说的内容。老师很高兴地点头并告诉我小说中的贺国威和柳一清就是以何功伟、刘慧馨为原型创作的,作品里面任远就是作者马识途,而刘慧馨是马识途的爱人。这让我对文学和生活、文学原型和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从此我知道了一位在我家乡恩施战斗过的革命作家马识途,从此为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母亲河清江而骄傲和自豪。从那时起,文学的种子就种在了我心里。我阅读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描写我家乡的革命烈士的红色文学作品,家乡、文学、英雄、革命这些概念就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并生根发芽,何功伟、刘慧馨、马识途这些名字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随时会跳出来,对我的工作、写作和研究起到激励作用,促使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中去关注红色经典研究、关注家乡的文学发展。我在给学生讲红色经典时,每次都会深情地讲述描写我家乡的革命先烈的红色文学经典作品《清江壮歌》。

在马识途老人进入天寿之年时,重读红色经典《清江壮歌》,深深为《清江壮歌》中革命先烈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所震撼,为马识途老人的革命经历和文学才华所感动,也为老人110岁还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而惊喜。《清江壮歌》这部作品张扬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等崇高品质,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重温的信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