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郑杨硕:楚剧新唱焕风采 戏曲雅韵响当代

2024-03-08 23:20   荆楚网   郑杨硕

楚剧发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旧称黄孝花鼓和西路花鼓,是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有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楚剧具有强烈的地方化平民化生活化特色,在群芳争艳的当今梨园花枝犹俏。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楚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在新兴网络自媒体笙歌鼎沸的今天,楚剧是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呢?带着好奇,我跟随《是这个理》节目组踏上了调研之旅。

名家归故里,楚剧进生活。

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素有戏剧之乡的美誉,当代楚剧名家彭青莲就是从这里走向更大的舞台。为了楚剧的传承和发展,彭青莲老师常年坚持为身边的年轻演员及全省基层专业演员进行教学培训,不断寻找合适机会回故乡为楚剧迷们传戏解惑。在一个暖阳高照的冬日,我有幸在彭青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有戏窝子之称的李家集。

彭青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楚剧”项目传承人,主演传统戏及现代戏大小剧目近百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从艺以来,彭青莲在继承“沈”“关”两派精华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学习和探索声腔、表演艺术,在演唱上提炼和升华了女性柔美细腻的特点,集“沈”“关”两派之长于一身,形成了秀美中富有张力、传统里彰显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表演上,大气端庄,细腻稳健;声腔上,流畅优美,韵味厚重,行腔圆润,清新脱俗,为楚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听说彭青莲老师回家乡了,李集街的乡里乡亲们纷纷赶来,向彭青莲老师请教楚剧知识。和我预想的不同,李集街的乡亲们有着较高的楚剧素养,据他们自己讲,热爱楚剧的他们平时一直坚持练习楚剧表演、唱腔等技艺,经常收看收听经典的楚剧剧目,真正将楚剧融入了日常生活。在彭老师面前,他们自发地开始表演楚剧的经典片段,彭老师也耐心给他们进行示范与指导,场面十分热烈。彭老师告诉我,回到李家集和乡亲们进行艺术交流,不仅是传播楚剧艺术的一种延续,也为楚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彭老师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归宿。

剧团守舞台,楚调永流芳。

第二次调研,我来到位于昙华林附近的永芳古戏院,观赏楚剧《荞麦馍赶寿》。走进戏院,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场地内几乎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热情远超我的想象。除了中老年观众们,我还看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他们坐在观众席上,眼中充满了对楚剧的期待。

随着帷幕缓缓拉开,伴奏乐器奏响,演员们陆续登场。演员们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男演员穿着宽大的长袍,腰间束着一条细带,显得潇洒自如;女演员穿着华丽的戏服,上面绣着精美的花卉和图案,面部妆容尤为精致,充满了古朴典雅之美。长长的眼线、鲜艳的眼影和红润的嘴唇,使她们的眼神更加传神,形象更加娇媚动人。在表演时,演员们动作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角色情感的表达也非常真实。无论是行走、转身还是挥袖、扬眉,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底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沉醉其中。舞台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变化,从简陋的农家寒舍到富丽的官宦府邸,每一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亲身感受着剧中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一场戏不知不觉进入尾声,我看到了当代楚剧演员对楚剧舞台最纯真的热爱和坚守。

新苗展新声,楚腔传使命。

经过多年的发展,楚剧日臻成熟,经典剧目得以传承,新创剧目不断涌现。面向未来,楚剧如何做到守正创新、后继有人,是必须唱响的另一场大戏。在楚剧表演艺术家们的推荐下,我来到武昌首义剧场观看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2016届戏曲定向班学员们主演的戏曲晚会《梨园新蕊绽芳华》。前辈悉心传授,后学比拼赶超,传统楚剧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断。他们的出现,为楚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整台晚会分为三个部分:琴声悠扬、经典传承、武打精粹。每一个部分都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观众们在惊叹于青年演员们高超技艺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看着他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技艺精湛的戏曲新苗们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如此精湛的表演技艺,离不开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与不懈努力。晚会谢幕环节,新生代演员们并排在舞台上站齐,对着观众席齐颂:“我们长大啦!湖北戏曲有我们!”青年演员们在舞台上的华丽蜕变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喝彩,也让我感受到了未来的戏曲顶梁柱们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戏曲文化的决心与自豪。

党的二十大以来,“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楚剧已成为这片英雄土地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正响亮地唱出全新的时代魅力。

作者:郑杨硕(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是这个理》主讲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