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足迹·湖北实践|看见“未来之城”

2024-03-01 15:44   长江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信息化赋能如何助推湖北社会治理现代化?系列报道《闪亮的足迹》第二集,一起来看看。

雪后,清晨,光谷城运中心响起了这天的第一声警报。

系统监测到市民热线等多个渠道有人反映,光谷东长岭山上,有树木被积雪压塌,但具体的点位,树木倒伏的情况尚不清楚,值班长潘晶晶当即和辖属街道城运中心连线会商。街道反映,积雪封山,人力有限,人工上山摸排不现实。潘晶晶决定,先调出周边街道、各单位企业的监控画面了解情况。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城运中心建设专班成员 潘晶晶:“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一屏统揽、一网统管、一体联动。”

摄像头锁定了需要处理的片区,距离最近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即刻从机库升空,抵进观察。具体情况很快被摸清,信息也实时同步到了街道、城管、林业等相关部门。18分钟后,第一个小分队抵达现场。

智能设备加上合理调配,预警响起不到两小时,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大大优化了人力和效率。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杨金涛:“数据给我们共享之后,我们几个部门可以一起协调去统筹地做这件事情,一体化的管理会更加地高效。”

能集成全区域数据,调用全渠道资源,在湖北大力建设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之上,一座数字城市悄然崛起。

记者 杨旭珲:“这座数字武汉精细到什么程度?从我身边的建筑、街道、车流人流,甚至是像我脚边,城市里千千万万个井盖,在那里都可以一一对应,并且还有着独一无二的数字编码。”

去年运行的武汉市城运中心,就是这座数字城市的“中枢大脑”。一张智慧大屏,全天候“把脉”城市每个角落的“生命体征”。从交通运力、气象水务,到消防警情、民生舆情,166亿条数据资源在此聚集,对接全市280多个系统。日均4万余个千丝万缕的城市问题,在这里一网统管,一体联办。

武汉市城运中心工作专班负责人 耿峰:“通过这种全量的全方位的信息化的汇聚,第一时间能感知到城市发生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快速地响应,快速地进行处置,城市治理越来越精细。”

信息赋能,超大城市走上了现代化治理的新道,而更为广袤的乡村,则在探索另一条数字之路。

这是武陵山深处的庆阳坝村,每天早上,一辆小客车都会准时出现,接上进城赶集的乡亲们。

人少的时候,来的是面包车,人多的时候,来的是小巴士,乘客数量和车上座位相匹配,发车时间也根据需求来定。这种精度,靠得就是宣恩搭建的数字乡村智慧平台。 

恩施州宣恩县数字乡村建设专班负责人 田云磊:“村支两委通过数字乡村平台的网上议事,可以在头一天发布一个议题,我们的老百姓就会相应地收到一个弹窗,有需求的老百姓就可以参与进来进行跟帖,村支两委足不出户就可以统计到人数,既能够满足公司的运营成本,又能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围绕信息发布、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需求,宣恩的数字乡村平台搭建了一百多个应用场景,办证、卖货、就医、招工.....都是实打实的方便。村民们的建议和要求,一天内就能收到回复。

深圳市盛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周楠:“数字乡村平台采用村、镇、县、纪委四级督办预警机制,村民反馈的事件和建议,村委24小时内向上调度,乡镇、县级部门接收到推送信息后可以将解决意见交办到村委,也可以指派到对应行业部门,直接进行办结。”

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前不久的冰雪天里,许多村民的手机,都成了移动的千里眼,为乡村保畅通保安全提供了大量第一手信息。

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村民 王真友:“下大雪了,上不了街了,(路)不好下去了。”

现在,宣恩这条乡村“信息高速路”上,已经有了11.2万户农户、40余个行业部门、3600万项实时数据的汇集支持,这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恩施州宣恩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郭玉锋:“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减轻了基层干部负担,让乡村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