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达 艾嘉蓓:高校切实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2024-04-09 15:21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乃国家之魂,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深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更激发了高校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投身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烈责任感。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固堡垒,不仅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更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力量。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之一,是激发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必须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身高质量建设之中,在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和胸怀天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茹古涵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因此,高校需要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推动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一方面,高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高校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课堂上既要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时代价值。此外,高校要发挥专业资源和研究优势,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推动传统文化与各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高校还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古人的先进思想观念、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事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高校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应秉持尊重传统、创新发展的理念,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结合传统文化节日、重大纪念日,举办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依托武术协会、书画协会等传统文化社团开展文化展演、伟人诗词研读、话剧表演等文艺创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帮助师生更好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在校园文化平台载体方面,要巧用互联网跨界融合,善用短视频平台等融媒体阵地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打造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微视频和沉浸体验活动,使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以更灵动的表达方式鲜活起来,进一步营造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浓厚校园氛围,激发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新感悟。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做好挖掘阐发

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应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守正,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创新,则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探寻新的发展方向、构建新机制、汇聚新力量、搭建新平台。

一方面,守正须守住马克思主义之“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守的是“两个结合”。高校应引导师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让大学生真正明白何为传统文化之“正”,才知道如何去“守”,方能运用其观察、把握并引领时代潮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更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文化沃土根深叶茂。在研究、阐释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高校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坚定信仰。为此,高校应组织专家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为理论阐发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在挖掘阐发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避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束之高阁、遗忘尘封,但也要防止过度求新求变而导致传统文化“走样”。

另一方面,创新,应着眼于新方向、新机制、新力量、新平台。高校要推动挖掘阐发的创新,首先,需更新教育理念,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为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引导师生把握创新趋势,明确创新方向。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激发师生创新热情,同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文化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次,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理化阐释的创新团队,汇聚创新合力。最后,要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力量布局,搭建理论创新平台,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等一批融合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平台,进一步拓展体系化研究和学理性阐释的深度和广度。

在融会贯通中站稳人民立场

高校需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将其尊重人民、倡导伦理、文化自信与文化独立性的特质,同现代教育的使命紧密结合。这不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表层陈述,更是将其精神内核深植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土壤之中,促进育人理念与使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校内与校外资源以及人民需求与文化服务等多维度的深度融通。

一方面,高校要紧紧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校应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不仅新在于“面”,更新在于“里”和“魂”的时代新人,这便要求高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内心,春风化雨,培根铸魂。同时,高校应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与社会、家庭形成育人合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方位、全过程,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连绵不绝、生机勃勃、持久永续。

另一方面,高校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主体。高校应当将人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了解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望和诉求。通过系统调研、问卷分析等科学方式,深入洞察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望和诉求,确保所提供的文化服务能精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要策划不同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力求高校的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贴民心、近民情。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社区、其他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共同推动文化成果的普及与传播。

在秉持开放包容中贡献高校智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不仅汲取了“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等中国智慧,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高校作为文化殿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文明互学互鉴的力量。

一方面,高校要发挥好纽带作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合作。通过建设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平台,跨越文化隔阂,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深化中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可以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机构,集结跨学科的研究力量,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同时,组建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全球文明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学术交流、探讨合作的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间的相互借鉴与合作,更能够汇聚智慧,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好窗口作用,延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示空间。凭借高校独特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应积极成立海外文化传播机构,致力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深度建设,从平台搭建与品牌塑造两大战略维度,全面提升高校在海外的影响力与形象。通过精心设立国际学生交换项目、开设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课程,以及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留学生研习与交流活动,以文化交流与学术对话为桥梁,向世界深入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更能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中实现发展与繁荣,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本项目(社科类)(KCX23F01A)阶段性成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