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阳 等: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19-03-06 09:53   中国农村研究网   李博阳 董帅兵 张旭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列为五大总要求,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乡村建设往往是五大要求难以协同并进,如何协调处理好五大要求的关系,实现乡村整体振兴,仍待地方实践来破题。

为推动乡村振兴真正落地,清远市以“治理有效”为引领,以治理能力提升为关键,构建起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找到了发力点,找准了突破口。具体而言,清远市以重塑治理主体能力为核心,突破组织脱力困境,确保振兴有“内力”;以健全服务体系为前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保证振兴有“助力”;以焕活经营要素为支撑,摆脱发展贫血桎梏,确保振兴有“动力”;以再造乡风文明为保障,填补乡村文化缺口,确保振兴有“气力”。清远市成功地发挥了治理有效的杠杆作用,让村民得以有效自治、让政府得以有效治理、让市场能够有效参与,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振兴的发展格局,让乡村不仅从“面子”上得到振兴,更让基层的“里子”得到发展,实现了由“单一建设、短期发展”到“全面振兴、长久振兴”的转变,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以基层治理为牵引,强化党的领导能力,突破“参与乏力”困境,握住乡村振兴的“方向盘”

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的要求变化,其不仅体现出治理模式的转变,也彰显出了“治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清远市深入推进“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重塑乡村自治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一)强化党领能力,找准组织龙头

清远市以“党组织重心下移”为抓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牵住改革的“牛鼻子”。首先,健全基层党组织格点,形成全域一体的基层党组织网络。清远市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通过选派第一书记、设立联合党支部等途径,在全市1023个行政村的自然村中建立9383个党支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纵深发展和广度延伸。其次,提升基层党员整体素质,践行党引民治的协同治理逻辑。清远市以重心下移为契机,推动党员倾斜性发展,重点在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成员、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有效地支持和保障了村民自治。目前,清远市的农村党员发展指标占比达到57.5%,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占比达到50.7%,35岁以下的党员占比达到54.1%,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优化。最后,落实基层党组织参与机制,确立党领经济的发展思路。清远市将党支部建在自然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以适度规模的治理,保障村支两委能够有效整合集体资源,谋求村庄经济发展。连州冲口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成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西岸镇30多个村庄5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2014年合作社种植蔬菜8000亩,销售产品1.2万吨,产值6000多万元。

(二)重塑自治能力,激活主位功用

清远市以“自治重心下移”为契机,通过在自然村设立村委会、成立村民理事会、建立经济合作社等措施,理顺了乡村自治逻辑,激活了乡村自治的主体功能。第一,村委会下移,规模适度,激发自治活力。清远市将村民委员会建立在自然村,实现了行政与自治的分离,“在门口的村委会”也为村民自治创造了广阔空间,破解了行政村难自治的问题。西牛镇陈书记讲到:“自治重心下移后,自然村成立村委会,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向村委会反映,村民通过内部协商解决了很多矛盾纠纷。”第二,理事会整合,对接传统,赋予自治内力。清远农村依托深厚的自治传统与文化基因,在自然村层面普遍成立村民理事会,实现村庄发展和村民自治需求的无缝衔接,激活了乡村改革的内生动力。目前,清远市的自然村共成立16803个村民理事会,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自治精神,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理事会已经通过参事、议事成为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力量。第三,经济社协同,聚焦发展,强化自治动力。清远市以经济社为纽带,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自治与产业发展,目前已经成立了19589个经济社,深入推进农业“三品”工程,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城村经济社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2015年仅山林流转一项就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集体经济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进一步凝聚了村庄建设力量。

(三)提升治理能力,汇聚改革合力

清远市在“重心下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活农民主体,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乡村治理综合能力,为改革发展凝聚多方合力。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以统筹规划为改革引路。清远市探索政府权责一致和乡村自主规划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新农村、产业、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健全“市-县-乡镇-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农村综合改革指引了方向。二是激活农民主体,以自我创建为改革护航。清远市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革中探索出“四不补”、“农民筹工筹劳筹资”等建设措施,变“要我建”为“我要建”,使农民成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和建设主体。阳山县杜菜村发动村民筹资筹劳,投入资金150万元、人工5000多工时,拆除危旧泥砖房、猪牛栏186间3120平方米,购置生活垃圾收集箱328个,清理卫生死角103处,清理积存垃圾52吨。三是鼓励社会参与,以资源整合为改革添力。清远市充分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等活动平台,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吸引乡贤回乡投资,为乡改革增添动力。连州市熊屋村通过企业垫资、社会捐资等方式,投入200多万元开展特色村创建,引入连州市熊福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村民闲置住宅改建农家旅馆7间28套客房,可同时接待游客60至70名,每月给村中带来近30000元收入。

二、以经济治理为核心,焕活经营要素,摆脱“发展贫血”桎梏,点燃乡村振兴的“引擎”

清远市以经济治理为导向,充分借力“三个重心下移”,有效发挥地方自治力量,推动涉农资金整合、促动土地资源调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治理促经济”的改革试验之路。

(一)在整合资金中切入,“死资金”变“活资源”

清远市以自治重心下移为契机,因地制宜,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方式。第一,组织重心下移,涉农资金整合主体更易凝聚。借助组织重心下移,有效界定各方权责,是清远市涉农资金整合迈出的第一步。具体而言,包括组织引导,农民自愿,政府协调。通过上述做法,基层组织、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更为清晰,为涉农资金有效整合奠定了基础。清远市在涉农资金整合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组织村民与村小组集体签订《授权委托书》,通过上述方式,阳山县整合涉农资金2046.9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886.25万元,撬动了4000多万元、150多条美丽乡村的建设。第二,自治重心下移,涉农资金范围更易界定。通过自治重心下移,厘清了涉农资金整合的范围,解决了大范围内资金范围涉及面广、整合力度小的问题。各村在整合非普惠性涉农资金整合、普惠性涉农资金的基础上,撬动市场资金的进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仅2014年,阳山县73个村委会364个村小组通过上述方式整合普惠性涉农资金达2046.9万元;截至2015年,清远全市共整合非普惠性涉农资金8.93亿元,达到资金集中投放的整合效果。第三,服务重心下移,涉农资金整合方案更易落地。借力服务重心下移,依规层级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是清远市涉农资金整合中一直重视的问题。具体做法包括:制定规划,重点突破;项目依托,共同配套;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各方协调,统筹推进等方式,层级、高效推进涉农资金整合。2014年以来,清远市制定《清远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试行)》、《清远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2016工作要点》、《清远市2016年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涉农资金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在土地调整中深化,“斗笠地”变“高标田”

在自治规模调整中,村庄有了发展的组织抓手,也获得了发展的方向指引,各村自组织将闲散的土地整合成片,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土地要素,为农村实现规模化经营奠基铺路。第一,政策配套,土地整合有依据。按照中办土地置换相关政策精神,2015年3月,广东省农业厅印发《关于鼓励通过互换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土地整合、完善田间配套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实现承包地块相对连片。上述基础上,清远市财政安排3300万元推动本市土地整合工作。第二,自主谋划,土地整合有动力。清远市在土地整合过程中,借助自治重心下移契机,充分协商,初步制定“耕者优先”、“大者优先”、“同等条件抽签”等原则,机动灵活置换零碎化地块,土地整合动力凸显。叶屋村按照上述原则,将原户均11块的零散、抛荒土地整合成为户均2块,为实现规模化种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因村定策,土地整合更有效率。清远市在土地整合过程中,充分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探索出多种土地整合方式。具体包括:以“集体统筹,重新分配”为主的叶屋模式;以“集体统筹,有偿承包”为特色的红崩岗模式以及以“集体统筹,统一经营”特色的中华里模式。中华里村将96户村民承包的126亩责任田和2600多亩山地统一整合到村集体,由村委会统一托管,极大发挥了土地的整合效应。

(三)在重整产业中落地,“穷弱远”变“富强新”

清远市在上述资金整合、土地整合的基础上,引进产业、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治理有效”在产业发展中得以夯实。第一,聚合财政资金,助推产业稳健起步,夯实自治基础。离开产业发展,村庄自治便缺乏长久为继的基础。清远市各村庄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将农业补贴、扶贫资金等财政涉农资金聚合起来用于投资产业,解决了村庄产业难起步的问题。2016年,官坑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12万元,购买了4万株麻竹苗进行栽种,实现了麻竹产业的起步。第二,借力集体收入,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筑牢自治阶梯。缺乏村庄集体资金的进入,村庄产业难以发展,自治的阶梯也难以筑牢。村集体利用集体收入投资村庄产业,成为产业“股东”,壮大了村庄产业的运营资金。龙坪镇白瓦村用集体收入出资购买牡丹苗,村集体成为占股30%的股东,助推牡丹种植产业平稳发展。第三,吸纳农户资金,确保产业持久发力,巩固自治根基。唯有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才有长期自治的基础。村集体采取阶段性资金“入股”的方式,“借”村民闲散资金用于产业投资,缓解了产业拓展的资金压力。如中华里村利用村民的入股资金,建成80多亩的红葱头基地,日渐成为中华里村的主导产业。

三、以民生治理为保障,构筑生态宜居,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协调乡村振兴的“车轮”

在城乡二元格局的长期影响下,农村公共服务一直属于“短腿”一方,但在重塑自治能力的带领下,清远各村庄不仅开始进行自我服务,并通过组织化力量与大市场开始对接,打造了生态宜居的新农村面貌,也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营养”支持。

(一)完善基础服务,筑牢攀登底座

基础性公共服务是乡村发展以及村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在自治引领与他治支持下,清远市农村普遍开始了自服务,让农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自规划。过去,佛冈里岗村民利用美丽乡村创建机遇,在村民理事会牵头之下,村民们共同商议,召开大小会议30多次交流意见,终于集体通过建设文化室提议,并通过理事会成员合作设计,自主绘制了文化室建设图纸。二是自筹资。其一是村民自筹。人口330人的福联村,通过自筹的形式,聚合了60多万元自治资金,建起了270平方米的文化室、乡村公园及标准篮球场。其二是社会募捐。中和村的三位理事成员自筹路费去往深圳“化缘”,争取到在外经商村民陈东培的支持45万元,占文化室建设总金额的60%。其三是集体提成。佛冈县上西村经过村民会议同意后,规定每年村集体收入的10%留作“村提留”,充当公益金,用作公共建设所用。三是自建设。自治有效的牵引作用同样体现在组织村民自主建设方面,如连州蓝屋村规定每家每个人需要出三个义务工,党员干部则要带头出10个工,若在外不能出工也需要出100元买一个工,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建设过程当中。而新屋村则采取记账出工,未来分工的形式鼓励大家参与。新屋党支部就动员村中的年轻人,把村中年轻人组织起来修建机耕路,他们干活儿的时候记工,等以后村庄发展好了,分红按照工分量进行。

(二)健全经济服务,注入外部营养

传统小农面对大市场时往往处于弱势环节,为此清远市大力加强经济类服务,让村民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接轨市场,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首先,自立自强,完善生产服务。一方面,发展合作社服务,“以点带面”。连州市西岸镇冲口蔬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开设农事服务超市,对各类有需求的农户及周边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如菜单式耕作服务、标准化种植辅导、特殊型疑难解惑。另一方面,利用平台服务,“以面聚源”。如今,金竹片区的村民们除了可“足不出村”便办理行政事项外,还能享受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购销、农机服务、农业技能、电子商务培训等服务。其次,内外结合,联动销售服务。一为自助销售。红崩岗村在村民自发组织建起了“无人售货点”,将农户收获的农产品包装标价,利用无人平台,实现“自选货物、自投货款、自备零钱”,为村民闲散农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也填补了市场与政府服务的“边角地带”。二为抱团销售。如阳山县江英镇大桥村村民周养和105户村民组成了清远鸡养殖合作社,并连接电商平台,除在自己的网店里卖,也打上“阳农”的品牌,通过阳山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网上平台来卖。2015年一个季度合作社在网上便卖出了1万多只鸡,每只鸡售价198元,四个月销售额超过200万。最后,互助信贷,健全金融服务。龙塘经济联合社最初15位村民自筹开始建立信用合作部,开展互助金融服务。合作部采取封闭运行模式,只有村内成员方能以资金入股,并需由一名会员或者发起人股东为信用担保,由此可享受一比十的生产发展贷款,为村民发展生产提供内部“燃料”。

(三)优化行政服务,塑造宽松环境

“办事跑断腿”是过去农村行政服务的常态,为破除农村服务最后一道屏障,清远市努力完善行政服务体系,为农民生活、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宽松的氛围。第一,调整服务单元。清远市将过去“乡镇-村(行政村)-村民小组”调整为“乡镇-片区-村(原村民小组、自然村)”,在乡镇以下根据面积、人口等划分若干片区,建立社会综合服务站,通过下放审批权限,让其更多地承担党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如西牛镇将过去13个行政村改为13个片区服务站,其中又根据实际需要打造了三个综合服务平台,为服务开展提供了优化的单元以及平台支撑。第二,延伸服务触角。龙塘村公共服务站,根据7名村干部的不同分工,安排了不同的代办项目,涉及37个部门,667个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为全村5500人代办各种证照等事务。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成各种事项。第三,转变服务机制。清远市通过“网络高速公路”的建设,依托微信公众号,使行政服务在线上得以“服务”起来。村民在网上即可进行服务申请,各部门相关业务员集中时间在线答复群众的服务申请,能在线上解决的线上解决,不能在线上解决的由各部门统一协调时间地点办理,实现了“群众少跑冤枉路,网络服务多跑路。”

四、以文化治理为归宿,再造乡风文明,破除“精神滑坡”痛点,培育乡镇振兴“加速板”

清远市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契机,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乡村文化体系,为乡村改革“寻根铸魂”,树立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一)打造乡贤文化,重塑文明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力发掘并鼓励‘新乡贤’反哺乡村、参与乡村治理,使其成为促进乡村进步、革除‘精神荒芜’的重要实践者和引领者。”清远市深翻乡贤文化的沃土,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优势,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引领力量。首先,乡愁呼唤,新乡贤“凝民心”。2017年清远市评选出最美乡贤7人,通过乡贤的带动作用,革除村庄的陈规陋习,重拾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等优秀文化,赋予乡贤文化以时代气息。佛冈县石角镇中华里村最美乡贤李庚原回村之后,通过修建村庄篮球场、举行敬老活动、升国旗仪式等,革除村庄的赌博、喝酒等不良风气,凝聚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其次,资源整合,新乡贤“聚民力”。清远市通过乡贤回村,不仅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充分利用新乡贤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乡村改革聚集人力、物力和财力。连南县寨岗镇杜屋村“最美乡贤”杜少武累计垫资110多万元,带动全村43户313人,自主建设篮球场、儿童乐园、文化室等村庄基础设施。最后,发展规划,新乡贤“干实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清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大量的新时代乡贤,他们通过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前景等发挥着“柱石”的作用。阳山县黎埠镇前锋村“最美乡贤”江建青主动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开展土地置换整合和规模经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捐资12万元,充分发挥了新时代乡贤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弘扬优秀家风,树立个人良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清远市从细节着手,大力塑造家庭文明,保证了乡风文明建设“落地生根”,建立起“个人-家庭-村庄”三位一体的文明习俗。一是以核心价值观焕新家规家训。优良的家规家训是家庭美德的微观载体。清远乡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传统家规家训,规范家庭成员的文明行为。连州市龙坪镇李屋村开设“国学课堂”,每周末组织村中小学生学习家规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目前已经举办了10余次,共有100多人次参与学习,培养了村民爱家爱国的优良品德。二是以文明活动传承家庭美德。清远市在农村普遍开展家庭美德评比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活动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创新落实乡风文明的有效手段。2017年,连南县寨岗镇杜屋村开展“最好婆媳”评比活动,共评出7个“好家婆”和14个“好媳妇”,发放奖励金15400元,营造出浓厚的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三是以家庭监督落实村规民约。清远市倡导“家村一体”建设,将村规民约与和谐家风相结合,实现了村规民约由“花架子”到“真功夫”的蜕变,有效地促进文明乡风的落地。连州市九陂镇王屋村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制定新的村规民约,约定不能在村中公共区域放养家禽,通过家庭之间的互相监督约束,有效地解决村中散养家禽的问题,维护了村庄的卫生整洁。

(三)培育公共精神,形成善治秩序

清远市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了村民的公共文明认知,通过多种措施保障村民持久参与,维护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而使乡风文明从个人走向村庄,塑造了乡村的公共精神。其一,致力乡村美丽,提升公共认知。清远市通过“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乡镇”等五个梯度创建,有条不紊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整体上提升了村民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维护乡村发展的成果。英德市叶屋村理事长介绍:“现在乡村建设的越来越好,村民们认为公共卫生是大家共同的事情,都会自觉维护生活环境。”其二,健全文明制度,保障公共参与。清远市乡村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的规则,进一步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佛冈县石角镇红崩岗村确认了理事会一事一议与民主议事的规则,确保每一位村民能够参与到村庄文明建设中,党支部邱书记说:“现在大家都要按规则来参与精神文明活动,村民会按照规则持久地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其三,落实以奖代补,激励公共建设。清远市统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整合、公共服务和生态文明等部门的资金和建设要求,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1.5亿至2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激励村民共同开展人居环境、绿色发展、富民强村、基层治理、和谐共享等方面的建设。

五、围绕有效治理,撬动综合改革,摆脱“乡村衰败”泥泞,走上乡村振兴的“大道”

(一)有效治理是统筹乡村振兴的“纵贯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并将治理有效作为乡村建设的总要求之一。乡村经济的转型势必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乡村振兴必须以治理有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清远市在农村综合改革中,以“三个重心下移”为抓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推力,以党组织重心下移健全基层党支部,以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实现民事民办,聚合各方改革力量。在乡村建立起“党支部提事-村民理事会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决事-村委会执事”的基层组织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速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型,破解基层治理主体缺位问题。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共创机制,建立起“以治理有效统筹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促进有效治理”的良态互动模式,夯实了农村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治理根基。

(二)经济复苏是复兴乡村文明的“主动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发展的双轮驱动。为此,清远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十三五”期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实施“人居环境、绿色发展、富民强村、基层治理、和谐共享”等五大创建工程,在“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乡镇”五个梯度创建美丽乡村中,始终坚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的关系,探索出“以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激励乡风文明”等发展模式,通过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夯实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了“以经济发展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深化经济发展内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动力。

(三)服务等值是避免农村“掉队”的“药方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加快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决不能把农民落下,决不能让农村掉队,决不能一头是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城市,另一头是凋敝的农业和荒芜的农村。”要补齐农村的“短板”首当其冲的便是补上基础公共服务的短板。在自治牵引下,农村有了完善服务供给与健全服务治理的新载体,一方面是改变了过去“由上到下”的服务体系,变“政府要建”为“农民要建,政府协助”的双向互动格局,农民的服务需求得以由下至上传达,公共服务也可延伸到底,让农民真正从服务中受益。另一方面服务健全也为其他改革协同推进提供助力。服务的提升不仅是振兴的基础,也倒逼其他农村地区其他改革协同深化,由此形成了以服务治理助力其他层次治理同步推进的有机格局。

(四)清远振兴的终极价值在于实现“农民富裕”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清远以“治理有效”为牵引,协同带动经济治理、文化治理、服务治理齐头提升,成功让产业兴旺找到了新的动力点,为乡风文明找到了结合点,给生态宜居找到了突破口,在多元振兴攀升中切实保障了发展成果农民分享,使农民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让农村不仅富了“面子”,也富了“里子”,真正实现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手抓,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五大要求有机互动,协同振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