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诗:“社区交叉地”也是为民服务之地

2020-11-17 14:05   《湖北日报》   程曼诗

近日,宜昌市东锦苑社区一位居民“办事无门”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然而,这一户居民的问题解决并不是终点,而是引出了宜昌对全市1650个村(社区)大排查,消除了43处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的“社区交叉地”。

“社区交叉地”,从地域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划交错形成的地带,其背后往往是基层治理两方或多方都不管的管理盲区。因为其情况特殊、成因复杂,很多时候,它被当作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老大难”问题。但是交叉地也是居住地,只要有群众居住,就必然有各类民生问题、各种办事需求,就必然是为民服务之地,而非办事无门、管理混乱、推诿扯皮之地。无论“交叉地”如何形成,形成了多久,都绝不是其成为治理空白点的理由,成为居民办事要多跑腿、多费周折的理由。

从一户居民办理申办低保的难题起步,宜昌清理“社区交叉地”的启示在于,交叉地涉及的情况再复杂,也并非无解。争议不是不能调处、管理主体不是不能明晰,关键看有没有为民的意识,有没有从痛点、堵点入手化解复杂问题的决心和担当。“交叉地”表面上是居民办事难、环境脏乱差,根本上是管理权责不清、争议久拖不决。因此,解决“交叉地”的办事难,不是停留于为一家一户“特事特办”,而是从一户到一个社区,从一片交叉地到多个交叉地,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从调处争议、厘清权责的根源上解决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问题,让“交叉地”所有的事务有人管、有地办、有门进,让全市所有的“交叉地”都不再有“交叉地问题”。

“社区交叉地”不唯宜昌一地独有。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都会不断产生,必须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复杂就攻坚什么问题。直面“交叉地”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困境,就是主动去“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不因情况复杂而绕道走,不因“历史遗留问题”而让其继续“遗留”下去。

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体现在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城市能否更有序、更安全、更舒心,就看有没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能不能推进像“绣花”那样的精细化治理。“社区交叉地”的治理,正是一座城市的治理协调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地,这些细微之处,也关乎大局。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一步步补齐社会基层治理的短板和弱项,才能让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惠及每一个人,真正体现“人民的城市为人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