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层理论宣讲的“追梦人”

2024-02-26 09:44   荆楚网   向朝晖

他出生于江汉平原的松滋农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农民满怀深厚的感情;他曾扎根乡镇工作十余年,对老百姓怀有深深的敬意,从事理论宣讲工作也一样游刃有余。他是湖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宜昌市委党校副校长龙会忠,是一名享誉宜昌的社科理论宣讲员。多年来,龙会忠扎根理论工作前线,用声音传播理论,用写作阐释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基层群众心坎上。

用活群众语言,雅俗共赏间让理论入脑入心

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为了让党的声音入百姓耳、进百姓脑、达百姓心,每次讲课前,龙会忠都努力摸准受众群体,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努力吃透主要精神,认真制作课件,力求全面、正确、准确。他说:把理论说得越高深莫测,越不是理论宣讲员有水平的表现,而能以群众的语言、大众的视野、基层的实际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这才是基层理论宣讲员的真本事。在理论宣讲中,龙会忠因地制宜采取“接地气”的方式,把上下政策、方针变成地方方言,融入民间歇后语、乡村俚语等地方元素,把复杂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让群众在欢笑声中知晓了政策。在宣讲征迁工作政策过程中,他用一句歇后语“黄花闺女盼郎来—— 希望他来,又怕他乱来”,一语戳中真实心态,赢得全场掌声;在解答群众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个别、局部的不公平的现象时,他引用“山中树木有粗细,十指难比一般齐” “同一天结婚的伙计还有生男娃生女娃的”等形象的俗语让群众一下调整了心态。

注重分类施教,深入浅出中让受众思想共鸣

基层理论宣讲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让听众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授课之前,龙会忠都会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在尊重命题方的意图的同时,分析授课对象的特点,选角度,定题目,挑素材,让大道理在小道理中得到彰显,让大政方针在基层得到呼应和体现。用案例讲道理,用观点说方法,去掉“书卷气 ”,增加“泥土味 ”。 面对领导、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就注重理论深度,少些概念堆砌,融入自己的体会与见解。面对农村干部群众,就结合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用农村俗语通俗阐释政策。在湖北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天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中,面对100多名村书记,龙会忠巧妙的从巴楚文化的凤凰白虎图腾入题,慢慢延伸到天门、荆州、枝江等地域以不同动物骂人的现象,解释了狗、牛、驴在这几个不同地域的生产力要素中中的地位,从而导致“爱之深、恨之切、骂之狠”。通过把 “大俗”引向“大雅”,导入如何与群众“说得上话”“说得够话”“说得赢话”,有效地解决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在有些干部存在不会说 “ 家常话”的现象。龙会忠同志理论宣讲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一个专题能讲出几个“版本”,正因如此,他的课深受好评和欢迎。

心怀群众理念,用心用情服务基层群众需求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成长起来的宣讲员,龙会忠同志始终将基层人民群众理论需求当成自己宣讲的动力,不遣余力的满足基层宣讲需求,不断丰富宣讲的形式让宣讲更加贴合基层实际。龙会忠同志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在宣讲中经常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思考、去回答,然后再讲解,既满足听众求知欲,又增加探究问题的趣味性,有效地激发听众的热情,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成果。经常有基层同志慕名邀请龙会忠同志进村入户开展宣讲。只要基层有要求,龙会忠总是有求必应、不辞辛苦,常常为了一堂课驱车往返数十个小时。从市直机关到民营企业,宜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他宣讲的足迹。2018年,龙会忠不幸摔跤把腿骨摔折了,但仍拄着拐杖坚持到乡镇去宣讲,学员们感动不已。2022年1月,龙会忠当选为“湖北省回乡宣讲志愿服务优秀社科专家”。 近年来,龙会忠宣讲足迹遍布宜昌80多个市直及中省企事业单位和14个县市区,年均宣讲100余场次,听众超过4万人。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龙会忠将青春、热情和智慧熔铸到峡江大地理论宣传阵地上,默默奉献,吐丝成茧,传递理论的芬芳,在西陵峡盼搭建出一座理论连心桥。

作者:向朝晖 (“宜橙乐园”网评团队、宜昌市社科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