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杰 马天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略

2023-03-06 09:1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董 杰 马天宇

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共同利益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反映着共同体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诉求,并服务于特定的共同体利益,是现代社会变迁、文化演进以及东西方文明冲突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有实体的反映,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从什么向度培育、培育的核心指向是什么以及如何加强培育等方面深化研究,这既是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理论研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坚定历史自信、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创新发展的迫切期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三维向度

但凡主体某种思想意识的确立或构建,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心理变化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1]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意识系统,映射出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身份、共同归属的体认,涉及主体的认知观念、情绪情感、意志态度、行为倾向以及行动实践等。要让全体社会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指导实践,就必须从认知、观念与信仰等层面加以培育。

1. 向度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教育。认知是学习、理解、迁移、强化以及动机激发的心理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过程是对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的收集、存储和整理的过程,并通过社会主体的心理思维加工系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社会主体具备一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教育的立足点。社会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认知越深刻,就越能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观念,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知识系统,认知的对象十分广博,主要包括群体实体性的认知,对中华民族共同的地域、历史、文化、记忆、经历等方面的共性认知以及对共同利益的价值认知。[2]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主体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认知结构和社会认知图式,通过改变认知图式影响主体的社会认知,从而形成特定情境的认知、一般环境中的认知以及基于主体整体上的人性观、价值观的认知。故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教育应充分调动主体的认知心理因素,积极优化主体认知图式的建构与改造,加强主体的认知策略训练,避免因主体的认知阻却、迟滞而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固化”现象。

2. 向度之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形塑。“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P11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内涵丰富、逻辑有序的观念体系,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倾向或态度、信念、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内在要求,必然要进一步具象化为社会主体相应的、可以认知和传承的观念体系,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前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念:

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4](P381)中华民族是“一体”,它是由“多元”民族构成的,“多元”是“一体”之下的多元,“多元”构成“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5](P15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二是“两个共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6](P147)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说,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意蕴与旨趣所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在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中才能得以铸牢。三是“三个离不开”。“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7](P354)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和深入,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创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血脉相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是“四个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休戚与共”体现了共同体时空共存、利益同在,“荣辱与共”体现了共同体情感共振、心理相容,“生死与共”体现了共同体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命运与共”体现了共同体历史同续、文化共抒。“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各民族利益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精神上相互支撑、文化上相互兼容,充分表征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高度一致价值追求的共同体,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之中。

3. 向度之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仰生成。信仰是一个人在自我创造性观察和思想力为基础的独立判断之上所形成的一种基本态度和性格特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或状态,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次结构,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昭示了人对于社会或人生的一种终极思考与关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仰则是社会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在创造性的理智与感情活动中所产生的独立判断与坚定信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种虔诚的认同感和依归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转化为信仰,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传统,又与新时代相适应,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的利益追求、情感纽带、精神血脉和价值坚守。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意义体系,表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联结、现实发展与未来向往,以特定的人类情怀为价值与文化皈依,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内在的具有被信仰的精神特质。“人可以过没有信仰的生活吗?……无疑,如果没有信仰,个人的生活会索然无趣、毫无希望,同时不敢面对他的存在的真正目的。”[8](P171)作为中国历史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华民族心理特征和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成为一种信仰,植根于社会主体心灵深处。故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变单纯的认知教育为共同体观念和精神的培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存自在走向自觉自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共识、聚集力量的一面鲜亮旗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核心要义

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信念信仰认同,是基于共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思维与惯习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共同体普存的思想、心理、文化、精神和价值意识等,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多种意识力量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力”的集中表达,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9](P42),其中某种价值认同或价值共识是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维系和巩固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核心在于某种共同价值或精神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基本属性的自觉能动的反映,也必然涉及相应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利益认同等。这可以从当前学界基于心理过程或心理意识、民族观、国家(集体)认同三个方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10],以及从牢固树立、积极培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强调“认同”的相关国家表述中窥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作为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之一,凸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一,伟大祖国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属性的反映,集中表达对“历史中国”的认同。从一定程度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国家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内在认可现行的国家制度和价值观,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各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要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第二,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塑之本。中华民族由自在走向自觉,成为自强自新的民族,是一个“一体多元”的大家庭,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这个本体的历史文化认知基础之上的,有着共同的情感依附与“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深刻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与向心力。因此,要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第三,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魂。“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11]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和精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血脉传承,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的精神标识。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共有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交流互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四,中国共产党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精神的坚定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所在。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之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同繁荣、社会生活和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进性、科学性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要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增强“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在本质、目标、情感和价值上是一致的。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内涵理解主要体现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而较少涵括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毋庸讳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政治性等属性特征,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性认同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必须凸显“五个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作用,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五个认同”内在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方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社会要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 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价值观则是文化的精髓和集中表达。中华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与精神特质,让中华民族有着“日用而不觉”的独特的价值体系、价值准则和价值评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的是“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12](P3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中华优秀文化的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深刻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内在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壮大最本质、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之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站在人类道义力量的制高点上,有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真理力量与道义力量的完美结合,这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底气所在,也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各类教育,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叙事能力和传播能力,“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3](P301)。

2. 增强历史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交融汇聚的多元一体格局。譬如源于中国内地而连接海外国际商道的万里茶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桥梁,同时也成为中国南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是千年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最好见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的历程,可以发现,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贯穿于党的百年发展史和奋斗史,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增强历史主动,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城市和农村民族工作水平,积极营造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方式载体,让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3. 正确处理“四对关系”,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共有的知识系统、文化记忆、历史认知,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必须进一步激活、强化、转化、创新这种“共有”的承载形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建设一个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需要我们增强历史自信,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一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始终遵循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重要原则;二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在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在改革发展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分裂势力和暴恐活动,坚决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消极因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唯其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才有着坚实的“物质土壤”,有着深厚的“精神养分”,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持久发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相关阅读